顧永良瞟了他一眼,知道他在想什麼,他也不說話,隻是展開折扇搖了搖,突然聽到
庭院那裡傳來兒子嘎嘎嘎的笑聲,自己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你三叔不容易啊,考了那麼多次,我原先以為他已經放棄再考了,沒想到他還不甘
心,這次總算是得償所願。”顧青雲想到小時候的事,那時的他們剛剛能吃飽飯,誰
能想到他們顧家還有這麼一天?他這一輩的兄弟三個,一個堂哥和兩個堂弟都有功名
在身,即使隻是最低的秀才,在當地也不錯了。
數來數去,還是二堂哥顧青亮中途棄學跑去經商了。
至於顧永良他們這一輩,除了自家的兩個孩子,其他侄子們就是顧永東是秀才,其他
侄子還沒能考出來。有時候即使條件再好,不一定能全部成才。
顧青雲聽顧永辰說過,如今!今顧家一族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作為家長的父母很是寵
愛,有時孩子覺得累就不讓孩子讀書了,久而久之,這學業的進步自然有限。
就連二叔家裡也是如此,當初二叔和二嬸對堂弟們的功課抓得多嚴,現在對孫子一輩
倒是寵溺居多,幸好顧青平和顧青安心裡還有理智,能嚴格要求孩子。而堂伯顧申河
接過大爺爺顧伯山的族長位置後,依然在族中狠抓作風問題,不允許族人借著顧家的
名頭在外麵惹事,這些年來,族人還算是安分。
至於顧青明,他考中秀才這麼多年,鄉試一直沒能通過,隻好待在族學裡教書,時間
久了,在村裡說一不二,威望極高。這麼多年來,還真讓他教出了一名秀才,可惜不
是顧家的孩子。
顧族的孩子在科舉無望後,不是去做賬房就是去做夥計,有些還開了店鋪。他們的足
跡遍布整個臨陽府,甚至還有人在郡城能站穩腳跟。
因為之前的教育,在學堂和《三字經》一起教的就是《夏朝律例》,所以這二十幾年
本章節
來,還沒有出現過作奸犯科之事,每年祭祖從外麵回來的人越來越多。
顧青雲看了下族中族田的收入支出,這些年他陸陸續續寄回一些錢,加上其他族人的
捐贈,如今族田已經從一開始的十畝水田十畝旱地變成一百畝水田三十畝旱地,每年
的收入從二十兩左右到如今的一百四十兩,族中的孩子不用交束脩不說,孤寡老人還
能有族中出錢贍養,因此顧氏家族的凝聚力是越來越強了。
顧青雲不止是為了三弟顧青安高興,更是為了顧氏家族的蒸蒸日上而高興,如果族中
隻有他們一家日子好過,其他族人卻三餐不繼,那他們家的名聲肯定會不好,繼而影
響到顧青雲一家。
顧永良接過顧青雲手中的信,看了一遍才笑道:“爹,你看這裡,二堂伯的製糖坊總
算是開起來了,還說要給您三成乾股。”記得他前年在家時,二堂伯顧青亮就想開製
糖坊,還自己買了幾座荒山和!和旱地種上甘蔗,沒想到今年製糖坊才開始出糖。
這時,簡薇和顧景終於把老家送來的東西看完了,她剛好聽到這話,就笑道:“難怪
他們還送來一大包糖,我剛才還覺得奇怪,怎麼千裡迢迢就把糖送來了?”
“拿來給我看看。”顧青雲聽到這裡就朝顧景示意,嘴裡卻說道,“如今糖價極高,
其中以四川省出的糖最為優質,產量又高,現在都遠銷到外國去了,尤其是在倭國能
賣出極高的價格。現在你們二堂伯把主意打到這裡是很好的。”
他覺得這是一條很好的路子,越省的氣候也是適合種植甘蔗的,一般是二月種植,□
□月份收獲,到了年底才開始製糖,屬於季節性的作坊,一年隻需開工兩到三個月,
此外,還可以消化當地一些勞動力。他們縣又有個碼頭,通過船運能很快就到達越陽
郡,不愁賣不出去。
自己以前還真的沒想到。
等丫鬟送上一小碟赤糖後,大家都好奇地圍過來,仔細看了又看。
本章節
“爹爹,這糖不算純淨,顏色有些發黑,裡麵還有雜質,我們家平時吃的糖不是白糖
就是紅糖,顏色比這個好看多了。”顧永辰第一時間開口。
“是和咱們吃的不同。”顧景也跟著開口,她對這些日常用品很是了解,“這種赤糖
的價格比真正的紅糖低三倍。”
“這是黑砂糖,也叫赤糖,一般的工藝就是如此,看來你二堂伯得到的製糖秘方隻是
一般。”顧青雲沉吟了一會,笑道,“算他好運,我正好在皇家藏書樓看到過白砂糖
的做法,寫給他就是。”
“那乾股?”簡薇問他,神情平靜。
顧青雲想了想,就道:“就拿一成吧,入你的名字。”如果是白砂糖的話,利潤比赤
糖高多了,有他護著,其他人不會來找麻煩,相信這也是顧青亮的意思。
好消息不斷,顧青雲剛寄信回老家沒幾天,戰報就傳來,這一次,夏朝的水師大勝而
歸,直接把荷蘭聯軍打得潰不成軍,一舉收回夷州島。
"
" .:647547956(群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