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給她找兩身老棉褲棉襖!”
周娥一臉笑。
四天後,李苒打著要去查看莊子的借口,出了京城,她確實打算順路看看她的幾個莊子,好好看看。
謝澤前一天晚上就啟程了。她的行程他知道,他的行程,她就不知道了。
李苒一行將近兩百人,幾十輛大車,快是快不起來的。
出了京城,能跑馬了,周娥就建議李苒從車上下來,跑馬練練騎術。
李苒很讚同,下車上馬,紫茄和青茄等一群丫頭,竟然個個騎術不錯,李苒和周娥,以及王翠等人一起,縱馬先行,往附近的熱鬨州縣逛上一圈,再迎上因為大車太多,隻能緩慢而行的隊伍。
照啟程前的計劃,李苒一行,一路上都是繞城而過,住驛站也隻用周娥不知道從哪兒借來的一個偏將的堪合,驛站有空就住,沒空就找專門做馬幫行商生意的大車店,要是連大車店也找不著,那就搭行軍帳蓬。
搭行軍帳蓬這事,李苒瞧著,她這支隊伍裡,除了她之外,好象人人擅長。
隨行的幾個廚娘,在野外搭幾塊石頭燒火支鍋,以及架起案板的熟悉程度,好象不亞於石南他們。
紫茄和青茄對著幾塊石頭壘起的灶燒火煮水,沏出的茶,味道一樣的好。
李苒看了幾回,隻覺得有些心酸。
再太平上幾十年,這份熟練大約就不會再有了。
走了十幾天,進了五月,也進了京西南路地界。
京西南路太平了十幾年,靠近驛路,已經沒有荒地閒田了。
這會兒正是夏收的時候,驛路兩邊的麥地裡,割麥子的壯勞力,提著籃子送飯送水的老人,提著籃子在割過的麥地裡拾麥穗的小孩子成群結隊,笑著叫著玩鬨著。
一派豐收的熱鬨景象。
李苒騎在馬上,信馬由韁,看著由近到遠,生氣勃勃的人間氣息,有幾分恍惚。
眼前這一幅麥田裡的收獲景象,和她小時候看過無數次的收獲景象,穿越不知道多少年,合而為一。
書客居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