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都溜了(1 / 2)

日月同輝 鄉村原野 4737 字 2024-04-18

,最快更新日月同輝最新章節!

鄢芸端著一梅花托盤,盤內擱著一個小小的如意青花瓷碟,碟內盛著幾塊精致的綠豆糕,另有一盞香茗,腳步輕盈,無聲來到李菡瑤身邊。

“妹妹,吃塊點心。”

“姐姐來了。”

李菡瑤轉身,對鄢芸一笑,低頭看向瓷碟,見點心旁有一小銀勺,忙捏起來,一麵說“謝謝姐姐”,一麵挖了半塊綠豆糕送進嘴裡,無聲咀嚼。等咽下後又道:“這綠豆糕倒新鮮,綿軟又香甜。呀,就到端午了呢。”

鄢芸托著盤子讓她吃,先道:“昨晚連夜做的。”跟著又補充李菡瑤的話,“後天端午。”

李菡瑤點點頭。

她笑道:“還是咱們江南的點心好吃。”

鄢芸道:“咱們是江南人嘛。”

等她吃了一塊,又把茶遞給她。

李菡瑤端過來,小口抿著。

鄢芸看著她,問:“妹妹何時告訴朱雀王?”

李菡瑤道:“等傍晚船泊下再說。”

鄢芸道:“妹妹突然說不去霞照,朱雀王會不會疑心?”

李菡瑤神秘一笑,道:“誰說我不去霞照!”

鄢芸疑惑道:“妹妹不是說,先回景泰府籌備……”她沒說下去,李菡瑤自會明白她所指何事。

李菡瑤左手端著茶盞,右手捏著小銀勺,又挖了半塊綠豆糕吃著,等咽乾淨了口裡的糕,才渾不在意道:“登基的事你們先看著辦,待大典那天我再回去不遲。”

鄢芸吃驚道:“不可!這是何等大事——”說到這,她不自覺朝身後掃了一圈,附近沒人,值守的將士離她們尚有幾丈遠,但她依然壓低聲音道——“大典要祭告天地、祖宗,禮儀繁瑣,咱們又是頭一遭,也沒個熟悉的人指點,妹妹不在那坐鎮,倘若有一點半點錯漏,豈不誤事?”

李菡瑤駁道:“大典禮製也是曆朝曆代傳下來的,是前人製定的。既是人製定,便會有添減,每代君主都有廢有立。我自然也能添減。再者,君王的登基大典不過是做給天下人看的,擱在眼下,則是給對手震懾,並借勢。若天命在我,無論這登基大典儀製如何,後人也會稱頌;若天命不在我,學的再像也被人說是‘沐猴而冠’。”

鄢芸瞪著她,想說什麼又無可反駁,半晌才“噗嗤”一笑,道:“罷了,你若非叛逆到驚世駭俗,也不會起兵造反,建月國、稱月皇了。我便放手辦去了。”

李菡瑤笑道:“辛苦姐姐了。”

鄢芸道:“再辛苦也是該的。”

李菡瑤點點頭不再說。

曆史上許多謀權篡位、起兵造反的人,常在未舉事前就私造龍袍,李菡瑤雖未如此心急,但從舉旗造反那一刻開始,各種事項也都在籌備中。

她以江南三州為中心,積草屯糧的同時,建都景泰府,建立軍製、完善律法,推翻舊的科舉製,允許女子科舉參政,改革朝堂架構,乃至於農工商等領域的一係列舉措,都在逐步建立並實行,造龍袍和皇冠等事,對於錦商李家來說反最容易。況且,她並不打算因循守舊,一麵借鑒大靖舊的製度,一麵創立革新,通達權變的很。

所以,李菡瑤並不擔心。

傍晚,前隊、中隊、後隊都泊船後,李菡瑤派胡清風去知會朱雀王,說她要回景泰府處置公務,讓方勉護送朱雀王去霞照,兩天後她再去霞照赴會。

然後,她便帶著淩寒淩風和菜花等藤甲軍少年,還有司徒照,方勉又指派了李典給她,棄船上岸,抄近路,或馬車或烏篷船,連夜往霞照去了。

胡清風便去拜見朱雀王。

朱雀王在主艙廳接待他。

見禮後,胡清風將來意說了。

朱雀王微愣,因王壑沒有出來,不能商量,須得他自己拿主意回話。他想:大戰剛結束,李菡瑤先回景泰府處置公務也在理;再說,霞照彙聚了無數文人士子,正等著討伐李菡瑤呢,她在此時回避風頭,先做些準備再來,似乎也無可非議。然細想又覺得蹊蹺:既如此,為何今早開拔時不說呢?等到這時候才說,若非刻意隱瞞,便是臨時起意。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都有蹊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