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雀王也笑了,對於趙朝宗他是稀罕的,趙寧兒這“同出一脈”的話,聽在耳中甚為中意。
李菡瑤聽見趙朝宗的事跡,便想起那小子把段存睿等一批官員攏在身邊的事,鬼心眼子忒多。也不知自己離開後,這小子有沒有興出什麼花樣來。若是玩心機,鄢芸她們可能應付呢?應該能的。鄢芸和火凰瀅都不是天真爛漫的少女,都有些手段的,該不會被這小子糊弄。
這一想,便出了神。
上頭,玄武王已經平定了,讓王壑彆擔心他,說:“放心,我這身子能扛,笑兩聲死不了。”
王壑這才退回,坐下。因見李菡瑤出神,悄聲問:“想什麼呢?”
李菡瑤正要說話,就聽玄武王問道:“觀棋姑娘小小年紀便如此能乾,想必李家在你身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吧?聽說自幼便跟李姑娘一起受教導。”就像拉家常一般,問起她的過往,於不動聲色間將話題轉到李菡瑤身上。
張世子見父王拐著彎兒打聽李姑娘消息,心慌的很,急忙低頭,仿佛抬著頭、露著臉,人家就能從他臉上看出他跟“李菡瑤”的私情,卻把兩個耳朵支起來。
李菡瑤點頭道:“是。晚輩從六歲便跟著姑娘了。老爺一共替姑娘挑了五個丫鬟:聽琴、觀棋、鑒書、賞畫、紋繡。後來姑娘自己又收了一個,叫品茗,專伺茶飯的。”
玄武王道:“這些名字倒彆致,是否跟各人的天賦有關?——你叫觀棋,最擅長下棋。本王聽說,連壑哥兒也不能贏你。他的棋藝本王很清楚,可見你棋藝高超。你那些姐妹們,想必在琴藝、書法等方麵也有不凡的造詣。”
李菡瑤回道:“王爺慧眼如炬。”
玄武王道:“那李姑娘呢,作為江南第一才女,傳言她聰慧過人,應該琴棋書畫皆通吧?”
李菡瑤道:“王爺謬讚。這是傳言誇大了。”
玄武王道:“哦,怎麼誇大了?你的棋藝可與王壑相當,你家姑娘的棋藝想來應該不在你之下;她的書法超絕,太廟留書引得滿朝嘩然,在本王看來,就是滿朝讚頌——”說到這,他笑了,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李菡瑤笑道:“姑娘的書法和棋藝是有些功底的,但並非如王爺所言,琴棋書畫皆通。至少,姑娘不會刺繡,連針都拿不好呢。也不擅廚藝,菜刀也是拿不穩的。人力有限,姑娘才十幾歲的人兒,哪怕從娘胎裡就開始學,也不能什麼都學會。她還要打理買賣呢。都是傳言誤人。”
眾人又都點頭,覺得這話實在。
玄武王笑道:“琴棋書畫這幾項,凡大家閨秀都是要學的,學出成就來的也很多,也不算出奇。”
李菡瑤搖頭,道:“王爺仔細想想這幾個丫鬟的名字,便能發現端倪,也就不會說姑娘全才了。”
玄武王道:“什麼端倪?觀棋……聽琴……”他擰眉想了又想,也沒想出蹊蹺來,笑道:“本王想不出來。”
李菡瑤道:“觀棋,以觀為主;聽琴,以聽為要;鑒書,以鑒為重;賞畫,以賞為先;品茗,以品為最;紋繡則涵蓋了書畫和刺繡技藝,更要通達全麵。”
玄武王恍然道:“這是說李姑娘在鑒賞方麵是行家!”
李菡瑤笑著點頭道:“也學了一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