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生恨極了潘子豪,也恨自己,竟不能擒拿這狗賊,算什麼江南第四才子!他從未像這樣自卑自厭,覺得若是王壑或者張謹言在此,潘子豪死定了。
他每天都苦思對策。
也不放潘子豪進關。
朱雀王也惦記潘子豪。
他奉旨統領北疆戰事,離開京城才兩天,便得知王壑張謹言發動皇城兵變的消息,立即派心腹將領李寒率一隊精兵,晝夜兼程,要趕在潘子豪得知京城消息前,將他和樊綱拿下,就地正法。
然皇城兵變當晚,王壑清剿廢帝餘孽時,安國安插在京城內的奸細全部暴露,或死或被擒,僥幸逃脫的人忙向潛伏在京城郊外農莊的安國大皇子秦鵬發出警示。秦鵬立即撤離大靖,並飛鷹傳訊北疆和西北。
潘子豪便得到消息了。
他當即決定投靠安國。
他對眾將官道:“玄武王和王家謀反,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安國雖是對手,安皇卻是太祖皇帝的子孫,姓秦。如今大靖滅亡,皇室衰退,我等不如投靠安國,助安國兵力剿滅叛黨,才能複興大靖。”
有人附和,有人遲疑。
眾說紛紜、爭持不下。
“這不是賣國?”
“怎麼是賣國呢?安國皇帝也姓秦,和大靖是兄弟。玄武王才是亂臣賊子!安國和大靖打仗,等於兩兄弟爭吵。現在玄武王想奪江山,兩兄弟當然要聯手。”
“就怕是與虎謀皮。”
“不會。將來安國統一了天下,也等於大靖統一了天下,還是秦氏王朝,不過換個皇帝。”
……
他成功遊說了許多將領。
方逸生一心想捉拿潘子豪,想了許多法子,皆未能成功,便繞到他背後,跟玄武關內的守軍前後夾擊他。誰知潘子豪和關內奸細裡應外合,奸細打開吊橋,潘子豪率軍衝入關內,封閉了關口,反將方逸生大軍擋在外。
方逸生不驚反喜,他已經布置妥當,就等潘子豪入甕,卻不知玄武關已脫離他掌控,他再進不去了。
潘子豪早將皇城兵變的消息傳入玄武關,通過送軍糧的將官四處宣揚,說玄武王族和王家、方家謀反,大靖已亡,他們該聯合安國剿滅反賊,複興大靖,終於策反了一批將士,潘子豪率二十萬禁軍投敵。
這其中,有些人是心甘情願的,以他從京城帶來的將士居多;還有些則是被他以複興大靖為名,煽動哄騙去的;最後一部分則是被俘虜的玄武關將士。
還有幾萬禁軍逃出關來。
玄武關常駐軍隊為四十萬,經此一耗,還剩下一半,都被堵在玄武關下,以方逸生為首。
秦鵬率軍進駐玄武關。
兵部尚書陳修文持天子劍去北疆宣旨,誘殺玄武王。玄武王扣押了陳修文,義無反顧地反了大靖。他令心腹將領卿陌固守北疆,自己率軍直奔玄武關。
朱雀王也趕來了。
正月下旬,兩王會聚。
朱雀王率一萬精兵,輕騎簡從,先到;玄武王率三十萬人馬,浩浩蕩蕩,一麵沿途籌集糧草,輜重繁重,後到。兩王彙聚,加上忠義公舊部,總計五十多萬人馬,都被擋在玄武關下,營帳綿延數裡地。
安國大皇子秦鵬坐鎮玄武關內,而潘子豪也調轉矛頭對付故國同袍。為此,他動用全部實力,秘密傳令給大靖京城至西北沿線的地方官府和軍中心腹,尋找一切機會燒毀運往北疆的糧草,斷絕玄武王後路。
這可難以防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