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鑒書轉來了。
火凰瀅便命:敞開衙門,受理狀子的同時,也準許百姓進入儀門,在大堂外觀看。
換言之,她要公開審訊!
隻這一手,便令百姓們熱情高漲,奔走相告、呼朋喚友,本來就擁擠的衙門街市口更加擁擠了。
火縣令要學梁心銘的手段,卻不打算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就想改,也怕改不好,反落個“東施效顰”的結果。索性維持她自己的特色,她發揮起來更加自如和得心應手。
於是,霞照的百姓們發現,新上任的女縣令一身綠色官服,容顏俊俏,嫣然一笑,顛倒眾生,平添了兩分風流和一分嫵媚,卻少了三分為官的威嚴。
百姓們便有些遲疑,還有些懷疑:這麼風流的女縣令,她真懂升堂斷案嗎?聽說她原是青樓紅牌,如今坐在縣衙大堂上,依然不改魅惑之態,成何體統!
眾人對著火凰瀅竊竊私語。
火凰瀅雖是青樓女子,但學識豐富,見識也廣,跟宰相也能過招的;她經曆的恥辱和挫折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心性極堅韌,這點子閒言碎語算什麼!
麵對一眾異樣目光,她從容不迫地宣進一個又一個苦主,接下一張又一張狀子,並簡單詢問案情;然後根據案件性質和複雜程度,命鑒書和梅子涵等人分類規整、登記造冊;最後和顏悅色請苦主靜候衙門傳喚。
一漢子忍不住問:“大人不審?”
火凰瀅笑道:“本官也想即刻就審,隻是形式不由人。”說著以目示意他看外麵“你瞧瞧外麵,那麼多人等著告狀,就算本官來不及都審,總要先接下他們的狀子,再酌情處置,萬沒道理將他們都趕回去,隻審最先來的,叫他們以後再來。你說是不是?”
漢子被她波光粼粼的眼給閃丟魂了,腦子一片空白,呐呐道:“是、是、大人、小人糊塗……”
火凰瀅輕笑,叫“傳下一位。”
那漢子還發呆,不知下堂。
衙役便來趕他走。
又宣下一位苦主上堂。
火凰瀅卻對梅子涵和齊主簿道:“二位就按剛才的樣子,分頭接狀子,先整理個大概,分門彆類,回頭本官再集中閱覽。馮輝在外協調。本官去去就來。”
她沒有派六房胥吏中的書吏參與,一是之前清剿前任縣令和縣丞的親信,很多人都被清剿了去;二是吸取當年梁心銘的經驗教訓,不敢用這些人,怕他們給苦主下絆子,或者給被告通風報信,泄露了消息。這些底層小吏的勢力就在市井間,盤根錯節不亞於朝堂。
她要培養自己的人!
那三人忙都躬身應了。
火凰瀅又叫:“錦兒。”
錦兒忙應道:“婢子在。”
火凰瀅道:“隨我來。”
錦兒道:“是。”
梅子涵看著火凰瀅,似乎想問她做什麼去。
火凰瀅瞅他一眼,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神秘樣,卻不說,成心吊他胃口,轉身往後堂去了。
後堂,火凰瀅低聲吩咐錦兒一番話。
錦兒不住點頭,然後從後門離開,去了醉紅樓。找當紅頭牌綠牡丹,先將縣衙門前百姓告狀的盛況說了,再傳火凰瀅的話:“我們姑娘說,這是她的機會,也是你們的機會。她若能出人頭地,絕不會忘了昔日好姐妹,定會將你們撈出這火坑。將來成家立業也好,跟著她也行,都隨你們。不過,眼下姑娘有事請你們幫忙……”
綠牡丹急問:“什麼事?無論什麼事,隻要火妹妹開口,我便是為她赴湯蹈火也願意!”
錦兒道:“不用赴湯蹈火,就是讓你們留心各方麵消息。”
一刻鐘後,錦兒離開醉紅樓。
綠牡丹則派心腹去麗人舫。
接著是梅香樓、蘭香苑……
一張由青樓女子編結的又紅又香的消息網迅速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