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人下手又有何用?”
侯君集說道:“殿下乃是當局者迷。
那李治向來都是以仁義立身。
倘若其身邊之人受到打擊他是管與不管?
若是不管,他之前的仁義之舉便化作徒勞。
若是插手其中…隻要有一人真的犯事那晉王定然會被連累。
到時候…”
“到時我們就不斷尋找這些人的麻煩,即便真的無人犯錯父皇也會大起疑心。
時日一久李治之前的所有功績自然便會大打折扣。”
李承乾不等侯君集說完就接口道。
侯君集點頭道:“正是如此。”
李承乾的大腦此時正在快速轉動,眼中更是異彩連連。
他比侯君集想的還要更多。
如今朝中的許多大臣都已經到了老年。
甚至有些人已經臥病在床。
這些人眼看就要退居幕後,他們在朝中的影響力本就已經開始下降。
這些人為官多年,不可能什麼錯誤都沒犯過。
自己與其去找那些低階官員的麻煩不如直接對他們動手。
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打擊李治而且說不得還能在關鍵職位安插上自己人。
這樣豈不是更有成效?
此時李承乾的腦海中不停的掠過一個個朝中大臣的名字。
房玄齡,魏征,戴胄,李道宗,段綸等人的名字依次從腦海中掠過。
甚至就連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都沒有忽略。
直到這時李承乾才真正意識到李治的可怕。
朝中稍有影響的文臣武將幾乎都和李治有著不清不楚的聯係。
此時他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些人即便沒有問題,等到自己繼位以後也絕不會繼續任用他們。
李承乾回到太子府以後馬上就安排人手對這些人展開了秘密調查。
同時他還加強了和朝中一些禦史言官的聯係。
這些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
那就是他們擁有李世民親授的彈劾之權。
這些人即便沒有真正的證據隻憑自己的臆測胡說都不會受到太重的懲罰。
因此他們的膽子特彆大,根本就不怕朝中的那些大佬。
李承乾主動交好他們就是要做兩手準備。
倘若自己手中掌握了證據這些人就暫時先不用。
自己身後也有不小的勢力正好可以留給他們發揮。
倘若自己真的抓不住這些人的把柄,那就是這些人發揮的時候。
自己隻需要給他們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這些人自然就會主動去彈劾。
到時候這些大臣們人心惶惶自然就會去找李治。
一旦李治被這些事情纏上不信他還有精力去關注其他。
此時的李治對這些全然不知。
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武則天前往了城外的學院。
通過一路上的交談李治了解到武則天的文學造詣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
隻是對於其它學科並沒有多少涉獵。
因此李治來到學院之後直接讓袁天罡給武則天單獨安排了幾位老師讓他們先給武則天進行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