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這個任務有點難 57(2 / 2)

就是可惜,資質擺在那裡。

宋淑雲對此很遺憾,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迷茫,也不知道這三個孩子自己離開之前要怎麼安排才妥當……

這件事一了,就到了封賞三軍的時候。

十幾萬的兵士都有了正式的軍籍。

一個一個文書發了下去,軍餉也定了下來,除此之外還有一係列福利,甚至退伍以後,宋淑雲還分配軍田。

忙活了好些天,兵營這邊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之後宋淑雲親自坐鎮涿郡,第一件事就是廢除了盤剝百姓的各項稅收,緊接著一係列的政令頒布下去,對於農業以外的商業工業手工業都加以扶持。

而農業方麵,她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司農司。

這裡的官吏都是專門研究種田和教農人種田的。

宋淑雲也為這群人提供了許多的意見,她小時候家裡種過很多年地,對於種地的許多事情還記得很多。

可以給這個新成立的部門提供許多的想法。

這裡的人種地麵積很廣,把種子撒下去,按時除草就是他們種地的方式。

除此之外很多的事情,他們都不知道,甚至都很少有人家施肥。

也不是不知道施肥的好處,可地廣肥少也是無法施肥的重要原因……

其餘像是種子的改良,更是很少有人重視。

沒有玉米土豆這些高產的食物,隻靠粟米,每年都要餓死很多的人……

宋淑雲對此也無能為力,隻能把這些事情交給真正的學者來做。

這樣的改革需要很長時間,宋淑雲怕這些學者老爺們不願意乾,還用出書啊,一生堅守啊,名垂青史啊什麼的從頭到腳給他們細致的洗了回腦。

效果自不必說。

宋淑雲其實沒有必要布這一局,畢竟以她的身體也看不到那天了,但她總要防備這從商的人賺錢太多,讓百姓無腦跟風而荒廢了田地。

這些政令短時間內看不到實際效果,甚至還有不少百姓無法理解,宋淑雲也不需要他們理解,隻要這些政令能強製的執行下去,早晚會有人明白的。

到底來了這裡,總要給後人留下些東西……

涿郡換了主人,處處都是新的麵貌,沒了那些處處收稅的稅官,郡城和下屬的縣鄉都變得熱鬨了起來。

販夫走卒多了以後,家家戶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閉門不出。

涿郡裡的百姓,日子也好過多了。

不過和這裡不同的是鄺國其它的地方。

去年的秋稅不少,去年冬天就有不少人家餓死,到了開春,基本全國斷糧。

搶劫殺人都變得稀鬆平常。

朝廷除了麵子上的鎮壓基本放任自流,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暴亂。

這時候,宋淑雲當然也要摻合摻合。

她讓卓磐派人去那些暴亂嚴重的地方,暗中挑唆,幫助那些村民組織起了一支一支的起義軍。

除了宋淑雲推波助瀾的,還有不少形成了氣候的。

靠著打家劫舍,搶劫商戶,慢慢的凝聚起了許多的勢力。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