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要去縣城,宋淑雲隻覺得自己腦仁疼。
如今雜稅繁多,進城除了要交入城稅,根據穿著打扮還要交錦衣稅布衣稅麻衣稅,如果是去買賣東西的,還要交買賣稅,買鹽和糧食,還要交鹽稅和糧稅。
花銅錢要交銅錢稅,花銀錢要交銀錢稅。
城裡三步一亭五步一崗,可惜不是為了保家衛國,全都是為了方便收稅。
一百城防,五百稅官。
村裡的人想要在城裡買點東西,原本一個銅板就夠的東西,可一圈稅下來,竟然要花到四個銅板左右,物價竟然平白翻了幾倍,簡直與明搶無異。
如今張家根本沒錢,各項稅款隻能用糧食抵,宋淑雲想要去買鹽,就要背著不少的糧食進城。
張家有一輛雙輪車,可家裡的驢早就賣了,如果拉車隻能靠人力,宋淑雲經曆了上次野豬事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背著糧食去顯然是不現實的。
縣城距離這裡將近四十裡的路,宋淑雲的腳程,走著去大概要走兩個半的時辰。
以前不用走這麼遠的,距離這裡十幾裡地以外的一個村子沒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個大集,大家都願意去那買東西。
可前幾年,朝廷頒布了集令稅以後,那裡的集市便開不下去了,大家需要什麼,都隻能去縣城裡買了!
宋淑雲無奈,讓張大郎拿了兩條肉去村裡跟人換了些銅錢,現在銅錢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她揣著銅錢和自己揉的一些皮子熏的肉乾去了縣城。
這樣貧寒勞累的生活在不斷的消磨著宋淑雲的意誌,讓她有幾次都忽略了自己的任務。
也是這兩天她閒了一些,才想起明年開春的時候要殺那幾十個兵士,自己也要準備一些東西才可以。
因為各地都有人造反的關係,金屬的管製越發厲害。
買刀劍匕首什麼的顯然不現實,她隻能買兩把小銼刀回去。
張家有一把簡易的手弩,是祖傳的,宋淑雲研究了兩天,發下了一些問題,也有了點心得,準備自己改良一下。
她背的東西不少,足有三四十斤,這已經是她現在的極限了。
好在她準備換的東西不多,隻有些鹽和銼刀。
她天不亮出門,到縣城時剛剛巳時過半。
趙三娘很少去縣城,曾經張虎討她歡心時,帶她來過兩次,已經很難得了,村裡不少婦女甚至一輩子都沒出過村子!
縣城城牆不高,四米左右,都是磚砌的,有些地方已經破損,城門上寫的七寶縣,字跡有些模糊,宋淑雲的眼力,愣是看了一會兒才認出這幾個字。
城門口貼著告示,都是山裡有名的山匪。
這裡的山匪沒有底線,也不善良,更不會劫富濟貧,宋淑雲掃了一眼,想要記住這些人的樣子,想著以後防備些。
結果上麵的畫像除了有鼻子有眼睛以外,竟然什麼特點也看不出來,她歎了口氣,立馬明白,這顯然也不是真的要剿匪。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