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前往NBA打球的那幾個球員評價,吳傑就像一個美國街球場上的殿堂級高手,但他的運動能力卻比NBA裡的超級巨星還要恐怖。
這種評價已經屬於舔跪範疇了,但男籃教練組很快又發現了第三個意料之外的驚喜!
吳傑在單挑上的表現完全出乎意料,但沒想到他開始加入對抗訓練後,居然格外適合中國隊的跑轟打法!
吳傑有著比綽號“風之子”的韓立還要更快的爆發力和速度,他還有手感燙起來如同小李飛刀般的中遠距離投籃,甚至在快攻中也經常能與魯達完成精妙連線的傳球,真打起來居然比韓立更適合這套戰術。
當然了,吳傑這期間展露的問題也不少。
首先就是失誤率和犯規太高了,居然能比韓立都高一大截,這自然是太多的盲目傳球,還有無謂的場上動作所致,這些都很符合他沒經過長期專業訓練的經曆。
此外吳傑在比賽中有太多不合理的選擇,紀律性不能說不好,隻能說太差了,經常會陷入單打獨鬥當中,除了在打快攻和亂戰時有不俗表現,隻要落入陣地戰就會與團隊脫節。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無法掌控比賽節奏,戰術執行能力就更不用說了,他這會連中國隊的常規戰術都一知半解,目前隻能打幾套簡單的快攻戰術,此外就隻有在亂戰裡才能有所作為了。
這些表現當然是吳傑刻意為之,中國隊的所有戰術他都已經爛熟於心,但為了合理性必須演一演,否則一個剛加入國家隊半個月的前足球運動員,真要能無縫融入目前世界第一的籃球隊,還能在裡麵擔任指揮官角色,那簡直把人當傻子了。
所以這之後的吳傑不再與隊友鬥牛,而是一有時間就拉著“戰術教練”們給自己開小灶,學習那些中國隊領先世界的戰術。
然後嘛,還要與“技術教練”們學習改正那些他故意暴露出來的錯誤動作,以及不合理的投籃和傳球選擇。
這樣兩個月下來,吳傑徹底將“天才”的印象灌輸到了這些新隊友和新教練們的腦海裡。
此時的男籃隊員對他再也沒有任何質疑,這兩個月吳傑展現出來的天賦和進步速度,足以讓他們五體投地的喊上一句“老大”。
而在男籃的教練組裡,很多人已經快要給吳傑跪下了。
錢澄海甚至懷疑這沒準真是個外星人,否則哪有這樣神速的進步?人類真有這麼強的天賦嗎?這小子要是當初真選擇了籃球,那不得比魯達還變態啊!
錢澄海確實有理由懷疑人生,吳傑在最後一場對抗賽時,居然已經能在陣地戰裡像模像樣的指揮隊友跑位了,儘管來來回回就三四套陣地戰的戰術執行的還算不錯,但考慮到他已經學會了球隊的半數快攻戰術,這樣的水平甚至能在實戰裡亮一下相了,反正錢澄海好幾次都忍不住想要把首發控衛的名字填上“外星人”!
這段時間漢城奧運會的亞洲資格賽也確定了時間,亞洲區的賽事將於今年的11月8號-26號進行,比賽地點設在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
這次亞洲區總共有12支球隊的積分滿足參賽要求,屆時將分成A、B兩組,每個小組的6支隊伍進行單循環賽後,前兩名進入淘汰賽,冠軍將獲得亞洲區唯一的直接入場券。
這個賽製意味著中國男籃要打滿7場比賽才能拿到唯一的直接出線名額,儘管對手的實力都有限,但整個賽程排列緊密,關鍵是隻有冠軍才能直接出線,所以還是有一定的練兵效果。
現在已經是十月底,算上前往上海和飛往吉隆坡的時間,他們11月1號就要啟程,那麼正式的大名單自然也出爐了。
這段時間國內媒體已經從各個渠道獲得了集訓期間的不少內情,特彆是吳傑的表現從一開始就是打探的重點。
這時外界對於吳傑恐怖的運動天賦,還有驚人的進步速度,已經有了一些了解。
這些消息雖然大都是通過球員和教練的口述,甚至是傳言來獲得,幾乎沒有實拍鏡頭能夠判斷吳傑的水平到底如何。
但隨著流出的傳言和內情越來越多,吳傑的籃球水平早就在各種以訛傳訛之下,被傳得神乎其神了。
這種傳播甚至已經擴散到世界各地,一些歐美媒體不知道是想捧殺,還是單純為了銷量,居然默契的把吳傑的籃球水平報道的比國內還邪乎。
吳傑本人倒是沒有在媒體前透露與自身水平相關的信息,他就算在接受采訪時也對這類問題瘋狂打太極,包括魯達談到吳傑的籃球水平時也從不做正麵回答。
這也導致吳傑一直身處全球新聞中心,連帶中國男籃也成了全世界體育迷最期待的隊伍,畢竟足球之神+籃球之神的組合,實在是太有話題度了。
現在各國體育迷對中國男籃的期待度,早就比美國為這次奧運會派出的所謂“夢之隊”還要高了,就連美國人都更期待這支中國隊的實戰表現。
中國男籃在公布了12人大名單後,全世界第一時間都在尋找著吳傑的名字,而這個名字也十分合理的排在了第一位,誰讓他是控衛呢。
中國男籃出征1988年漢城奧運會亞洲區資格賽名單——
馬冬龍(85):2.17米,100公斤,1969年,中鋒,八一隊。
宋濤(85):2.08米,104公斤,1963年,中鋒/大前鋒,丹佛掘金。
潘東青(81):2.16米,110公斤,1967年,中鋒,遼寧隊。
魯達(99++++):2.06米,115公斤,1964年,大前鋒,八一隊。
張效瑞(74):2.06米,90公斤,1970年,大前鋒,廣東隊。
劉敬東(84):2.03米,92公斤,1968年,小前鋒,北京隊。
張繼先(83):1.95米,91公斤,1965年,小前鋒,河南隊。
袁飛虎(83):1.96米,95公斤,1969年,小前鋒/得分後衛,北京隊。
張勇軍(84):1.93米,90公斤,1962年,得分後衛/小前鋒,華盛頓子彈。
李亞光(82):1.90米,86公斤,1958年,得分後衛,江蘇隊。
吳傑(93):1.90米,93公斤,1963年,控球後衛,八一隊。
韓立(84):1.88米,85公斤,1969年,控球後衛,八一隊。
這個名單明顯是以中生代和年輕球員為主,28歲以上的老將隻有李亞光一人,但不足19歲的球員卻有4人之多。
當然了,那個括號裡的能力值隻有吳傑能看到,但整體看來並不算很亮眼,真正超過90的除了魯達,就是他這個演了幾個月的混子了。
但考慮到這批球員的年齡,那就隻能說潛力無限,未來很快就是屬於他們的了。
這些人裡真正值得吳傑關注的其實也不多,除了小舅子韓立外,袁飛虎去年就是NBA球隊都眼饞的天才了,劉敬東則在今年的NBA選秀中被洛杉磯快船在第四順位選中,一舉成為了在NBA選秀順位最高的中國球員。
中國的籃球迷都在遺憾劉敬東沒能在前三位被選中,但要知道今年皮蓬和雷吉米勒的順位才是第六位和第十二位,關鍵北京隊還不打算馬上就放人,劉敬東要等上三年才能正式登陸NBA。
這種情況下還能被第四位選中,隻能說期待值不是一般的高了。
現在NBA最關注的中國球員當然是馬冬龍,如果他願意參加選秀的話,甚至可以鎖定一個狀元位置。
當然了,魯達如果願意去NBA的話,那整個美國籃壇都要地震了,甚至連美國人自己都要琢磨一下,他們的NBA能不能容下這尊大佛?
“NBA?我倒是有一點興趣,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玩玩!”
但就算魯達對NBA始終不屑一顧,美國籃壇還是地震了,還是一場伴隨海嘯的十級地震!
吳傑隨隊抵達了吉隆坡後,居然在記者一句玩笑式的采訪下,作出了一個讓美國體育界都產生了地震的回答。
沒錯,他那句“玩玩”非常不嚴肅,甚至有輕視羞辱的含義。
這要是換成魯達這麼說,事後肯定又要被美國媒體口誅筆伐好幾天了。
但這話如果是從吳傑口中說出來,整個語境,還有其中的含義,立刻就完全不同了。
此刻就連內心敏感的美國人,也不會感覺這是在嘲諷他們,反而會在第一時間湧現出激動莫名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