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山河說道:“不知道兩位注意到沒有,去年除了華龍之外,還有幾個商場表現也很不錯,比如兒童用品商店、南門副食大樓、老年人用品商店、怡豐齋等等,規模都有所擴張。不過最亮眼的還是五一文化用品商場。他們走市場細分的路子,在文化用品這一塊,可以說是獨占鼇頭,不僅營業額過億,而且在撫遠多個地級市都開了連鎖店,形成了文化用品銷售集團。”
於辰微微點頭:“五一文化商場今年確實挺不錯的,要是沒有華龍商場,估計上台領獎的就是他們了。”
林根生也琢磨出了趙山河的辦法:“山河,你的意思是搞專賣店?”
趙山河點點頭:“零售市場其實是越來越大的,老百姓吃飽穿暖了,其他方麵需求也會越來越豐富,就拿文化用品來說,十年前估計也就賣賣書本紙筆了,現在呢?打印機、複印機、還有各種辦公設備,都賣得很不錯,而且文化用品商店還在賣樂器,吉他、小提琴、二胡、琵琶等等,這些都是隨著時代發展出現的商機。”
“現在一部分小商場,完全可以深挖細分市場。周圍學校多,那就學五一文化商場,賣書本文具。周圍機關單位多,那就賣辦公用品。如果處在郊區,那就搞搞農產品、農藥化肥批發什麼的。總而言之,要因地製宜,不能食古不化,老是想著米麵糧油、肥皂洗衣粉……”
“而且現在增速最快的,其實還要數餐飲行業,畢竟民以食為天,像紹山百貨對麵那個小商場,完全可以改做餐飲,直接從競爭變成了合作關係……”
林根生和於辰對視一眼,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趙山河一席話,讓於辰和林根生再次見識到這個年輕人在做生意方麵的天賦。
兩人自歎不如。
又聊了幾句有關國庫券的買賣問題之後,林根生和於辰要去安排行程,準備前往海城,趙山河起身告辭。
回商場的路上,趙山河卻一直在琢磨這些商場倒閉的事。
那兩個小商場應該隻是一個引子,估計年前還會有一批商場倒閉。
彆看大家越來越富裕,但開放私營經濟之後,競爭陡然變得十分激烈。
十年前,大家都習慣了買東西去供銷社、國營商店,憑票購買。
現在基本不用票了,但街上的小賣鋪、便利店,各種商場越來越多。
截止88年底,南市範圍內共有各類集貿市場、商場239個,市區占了41%,有97個,不過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經營狀況都不好,在虧損邊緣徘徊。
趙山河估摸著這個春節過去之後,至少會有好幾家小商場會接連倒閉。
很簡單,員工工資發不上,沒人回去乾活了!
其實不用春節之後,過了臘八節,已經有不少國營商場的員工在鬨著發工資散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