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創傷後應激障礙?(2 / 2)

“我也有考慮過。”

劉醫生解釋說:“但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幾個表現和歡歡的具體表現不太符合。”

“首先,兒童的創傷性再體驗症狀一般以做噩夢,情緒激動和哭泣為主,歡歡在入院後,並沒有做過和她母親去世相關的夢,也沒有過情緒激動以及哭泣的現象,她從入院至今都沒有哭過。”

“其次,兒童的回避症狀一般是分離性焦慮、黏人、不願意離開父母。但從歡歡的表現來看,她對父母並不產生依戀,尤其是她父親,甚至表現出一種抗拒,這和自閉症的症狀更為吻合。”

“高度警覺症狀倒是比較契合,在剛入院的時候,歡歡是有點過度的驚跳反應,注意力也有一定的障礙。但在入院後,她的情況已經逐漸發展成交流障礙了,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和外界交流,這是自閉症的典型症狀。”

……

費南聽著他的解釋,點頭說:“也就是說,你並不能確定歡歡到底是創傷後應激障礙還是自閉症咯?”

劉醫生猶豫了下,還是點頭說:“所以我說她的情況比較複雜。”

費南沉思半晌,忽然又問:“劉醫生,你有沒有想過,歡歡抗拒父母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造成她創傷的原本就是她的父母,或是其中一方呢?”

“她母親不是去世了嗎?”

“我說的是其他方式。”

“你是說虐待嗎?”

劉醫生愣了下,搖頭說:“不會的。”

費南追問:“為什麼這麼斷定?”

“如果是因為她的父母,為什麼之前沒有表現出來?”

劉醫生反問:“如果孩子在嬰兒時期就遭受過虐待,那麼在她到適學年齡之前,就已經會有很大的異常表現了。”

“所以你還是在靠主觀臆測來否定我咯?”

劉醫生有點火大:“難道你不是在主觀臆測嗎?”

“那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呢?”費南又問。

劉醫生一窒,皺眉說:“我怎麼知道?”

費南沒再追問。

他並不是在挑劉醫生的刺,他隻是在借助這些問題來讓自己理清思路。

“麻煩你了,劉醫生。”

費南笑了笑,說:“我上去一趟。”

劉醫生依然在思索他剛才的問題,聞言問:“你去哪兒?”

“去拿歡歡的病例。”

費南頭也不回的說。

看著他上樓,劉醫生回過頭來,腦中又浮現了他的那一連串問題,他不禁也開始思索了起來。

費南說的的確是他忽視了的一個地方,難道歡歡遭受過虐待,才會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

不應該啊?她父親他是見過的,看上去挺溫和,不像會做出那種事的人啊?

背著手來到房門口,他探頭看了看,那個叫小白的小家夥正在給歡歡剝糖紙。

歡歡安安靜靜的看著他,像是在乖乖等候。

搖了搖頭,劉醫生暗自歎了口氣。

多好的孩子啊!怎麼就得了這種病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