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手腕來說,賈南風在這一過程中顯示出極鮮明的政治家特質,精準狠辣,執政也做得不錯,“雖當闇主虐後之朝,而海內晏然”。
但時間長了,太子司馬遹也長大了,他並非皇後親生,萬一司馬衷死了,賈南風無法以太後身份攝政,便稱其謀反,先廢後殺之。
《晉書·五行誌》裡在此有一段童謠,“南風起,吹白沙。遙望魯國何嵯峨,千歲骷髏生齒牙”,據說太子小名有沙,既是自然之景,又以南風吹沙暗寫太子被害,古文筆法一直很有意思。
前麵講過,司馬炎對這個很聰明的小孫子有很大期待,認為他能振興家族,再加上現任天子實在沒用,保皇派人士對司馬遹的期待不要太高。
太子這一死就壞事兒了,保皇黨震怒,怎麼把正統繼承人給搞死了,野心家也佯裝震怒,這不來分一杯羹?
趙王司馬倫聯合司馬冏誅賈氏勢力,一杯金屑酒把賈南風送走,轉而自領相國位,不久後,廢司馬衷而自立。
宗親們就尋思,都是姓司馬的,都是諸侯王,誰手裡沒點東西啊,反正最名正言順的已經下去了,這皇位讓司馬倫當還不如給我。於是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便起兵討伐之,滅皇帝司馬倫,司馬冏主理朝政,複立司馬衷。
到這個階段,事情已經從宮廷內部無限擴大了,藩王們摻和進來,開始以各種名目爭奪權位,有些人選擇廢帝自立,有些人比較要名聲,走的是挾天子的攝政路子,但不可否認的是,潘多拉魔盒徹底打開了。
因為第一個皇帝被廢了,第二個以帝王身份自居的、代表中央政權的司馬倫也失敗了,大家本就少得可憐的敬畏心徹底消失了,誰沒幾個兵啊,誰沒做過夢啊,I have a dream,我家也有天子氣,也能振興家族啊!
接下來,就是許多司馬王族的混戰了,對大家耳朵和眼睛都不是很友好的一段曆史。分不清,根本分不清。
司馬衷呢,第二次皇帝還是當了和沒當一樣,真正有實權的還是司馬冏,司馬顒聯合長沙王司馬乂奉天子,討伐司馬冏。
結果司馬顒正在外麵打著呢,身在中央的司馬乂搞政治鬥爭把司馬冏弄死了,獨攬大權,司馬顒一看不樂意了,架是我打的,怎麼最後成果都是你一個人的了?
司馬顒很鬱悶,找人刺殺,未果,聯合司馬穎一起討伐,打不過,拉鋸太久班師了。司馬越看他倆實在鬨騰得厲害,就勾結禁軍將司馬乂抓給司馬顒,先烤死一個再說彆的。
草木萌芽殺長沙,殺了幾個埋了幾個,原來的太子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