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值得(2 / 2)

一個華為,就讓美利國在通訊領域警惕的不要不要的,要是再加上個琴聲,到時候美利國資本圈受到的影響就更大。

這不是美利國官方那些大佬想要看到的事,也同樣不是依舊遵循默默夯實根基,埋頭苦乾為本色的國內大佬們想要的。

如今世界雖說局勢嚴峻,但固有的平衡依舊還沒打破。

美利國之所以攪風攪雨,隻不過是想要打斷華夏快速發展的勢頭而已。

古人說得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西方人最上層的某些精英人士,可是對華夏底蘊十足的文化了解得很透徹的。

正是因為了解,才這麼警惕華夏崛起之後所未展現出來的威脅。

西方文化,哪怕吹得再久遠,再古老,都改變不了一個所謂文藝複興突然如同雨後春筍,在意大利地區短短時間就冒出來的事實。

意大利可是教會勢力的老巢,這就像是古代人在一個國家的京城攪風攪雨,還被他們給攪成功了。

這要是沒外部的壓力,幾率會有多大,是個稍微成熟點的正常人就十分清楚。

“你笑什麼?”

茱莉婭還以為趙旭嘴角一勾,是在嘲諷那些提出這個警告的人,有點擔心這家夥不管不顧,迎難而上。

“呃……沒笑什麼!”趙旭尷尬的摸了摸鼻梁。

他可不會告訴茱莉婭,這麼一會兒,他就神思遊走,居然質疑起西方人歌頌了幾百年文藝複興的原始推動者。

這要是好好拌扯一下,都足夠狗作者水一百多章了。

“你放心吧,琴聲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很清楚!彆瞪眼,我可沒忽悠你!萬億市值,可不是什麼容易達到的成績。國內有錢人雖說越來越多,但大多數負翁,真正有點閒錢的也不會丟進股市。那點分紅,還不夠他們還銀行利息的。”

“所以,拉高琴聲股價的大頭,還是要看國外資本。我要是不老實點,萬億市值要想達到,隻要還要等三年!”

美利國資本市場,雖說有著不少的監控和製約措施,但相較於國內以及香江金融市場,管控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嚴苛。

特彆是對於那些真正的大資本家們,他們的資產早已分散在全球,哪怕是美利國官方,估計都調查不清某些資金後麵所隱藏的都是那些大佬。

在金融市場,有一個久負盛名的專有名詞-國際遊資!

什麼是國際遊資,在大多數普通人的認識中,這就是分散在全世界金融市場的閒散資金,是沒有人能真正的掌控住的。

這些遊資,隻要碰見可以到手的利益,就群起而上,不顧忌任何國家勢力的在全球金融市場內攪動風雨。

每一次出現,都伴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

對金融市場的破壞力有多大,看看在金融危機之中傾家蕩產的普通投資者就知道。

可這世界上,真的有監管不住的資金麼?

真當每個國家的監管措施是吃乾飯的啊!

這些遊資背後最大的金主,正是美利國那群大資本家。

正是利用每次經濟危機之中一次次割著全球的羊毛,美利國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金融自由,是要不得的,這是北邊曾經的老大哥用解體所留下的教訓。

所以在現在的華夏國內的金融市場,有著各種各樣的管製與監控措施存在,真的防得是誰,就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國內大多數互聯網相關的公司,需要更大的金融自由度,所以大多數公司,都是跑去國外或是香江上市。

隻有這樣才能融到更多的資金,更加快速而有效的拉高企業的股價,更加便捷的打響在全球的知名度。

就如同亞馬遜,曾經國外網購第一股是阿裡,那時候亞馬遜市值隻有隻有阿裡的四分之三。

可短短五年,亞馬遜市值早已突破了萬億,而阿裡萬億的夢想遙遙無期。

這其中的原因可不隻是阿裡的市場比不上肆無忌憚在全球網購市場攻城略地的亞馬遜,更多的是國外大資本不約而同的打壓,將更多的資本放在更容易能被他們操控的亞馬遜身上。

每一次這些市值超高的國外公司股價暴跌暴漲的時候,要麼是有更大的資本在收購股份,要麼就是在緩緩的拋售變現。

每一次都是一輪收割,等到股價抵達頂點,受損的從來不是真正的掌控著美利國的那些資本大玩家們。

割羊毛這種事,資本家們玩得是明目張膽,哪怕是普通人如今都清楚這類玩法。

但在股價節節高升的時候,又有多少人禁受得住讓資產快速增長的直通車呢,隻能希望自個兒彆碰到大資本家收割的日子就求神拜佛。

去年年初,亞馬遜被大嘴同學刻意的針對,裡麵有多少齷蹉,外人不清楚,趙旭這個知情者,了解的不要太透徹。

歸根結底,這就是一次亞馬遜股權股權的重新分割,有勝利者,也有失意者,這一係列金融資本以及ZZ上的操作,隻是為了下一輪收割做準備而已。

曾經的微軟、蘋果、高通等高科技企業都經曆過這些勾心鬥角的過程,這些巨頭從未逃過大資本們的製約。

縱觀這些公司曾經遭受到的美利國官方的待遇,就很輕易的能得到某些結論。

隻不過許許多多從未見著於媒體端而已,普通人難以了解到這些真正高端層次的風雲變幻。

琴聲想要讓市值突破萬億,必須要做出更多的妥協,這是非趙旭本人人為因素可以轉變的。

誰讓華夏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華夏人的理財觀念裡,對於股市依舊有著不少抵製。

而更重要的是,短短十年,普羅大眾經濟就算再寬裕,大部分資金還是被房子、車子這類固定資產套牢了。

想要將資金更多的投入到金融市場,短時間內難度還是很大的。

隻有等國民經濟狀況更加寬裕,國內這些高科技產業,才能在市值上與國外的那些高科技巨頭們呈現公平競爭的狀態。

妥協,本就是是必須的。

趙旭也不會有絲毫不開森,更不會有什麼壓力存在。

一切都是為了萬億市值的高峰,隻要國內高科技企業,有一家突破了萬億,就能給阿裡、企鵝等公司開拓出更為寬闊的道路來。

隻要有更大的資本利益,國際上那些真正的散戶,眼睛都是明亮的,會從迷霧裡找尋到真正值得投資的華夏高科技企業。

一切的委屈,一切的妥協,都是值得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