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江南行(五十一)(1 / 2)

宋雪峰用遙控器關掉百葉窗,遞給雷斯年一疊資料,低聲說道:“盧家有八成的生意放在紡織業和服裝業,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市場為輔,分彆為百分之七十和三十。而前幾年,正遭遇紡織業寒冬,國際市場需求不斷萎縮,次貸危機,出口退稅下調,貨幣政策從緊,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導致盧家在國外市場始終虧損狀態,可又不舍得放棄,隻能用國內市場的利潤來填補國外市場的窟窿,雖說這兩年情況有所好轉,但盧家傷了根本,江南第一財閥早已名不副實。”

雷斯年翻看著資料,點頭道:“你說的這些,我有所了解,大環境影響,不止是紡織業,其它行業也受到波及。”

宋雪峰笑道:“咱們國家是紡織品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它對於咱們來說至關重要,外彙儲備,國際收支平衡,彙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都要靠它來維係。”

“盧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始終在吃螃蟹的人,恰巧遇到國家紅利和大勢所趨,於是站到了風口浪尖。可我覺得盧家思想太過保守,又在行動上野心勃勃,這就使他們的處境很尷尬,不僅沒保住國外市場份額,國內的市場份額也被其它企業蠶食,照這麼下去,恐怕用不了五年,盧家就會從第一梯隊消失。”

雷斯年在趙鳳聲那敲了敲桌麵,後者心領神會,將香煙和火機一並遞去,雷斯年點了一根煙,說道:“這種情況,在如今的家族企業內很常見,老子守舊,在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下,不想去冒險,兒子又想乾出一番事業,不願彆人帶著有色眼鏡來覺得他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這就導致了企業朝兩個方向拉扯。不同時代的人,想要統一維度,難。”

宋雪峰認真說道:“你說的很對,第一批下海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很少受過專業教育,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經驗和智慧來彌補專業上的不足。他們的後代,往往受過高等教育,覺得在專業上比家長要強,想要大展拳腳,證明後生可畏,可越是這樣,跟頭栽的越大,書本裡的知識,不是搬到現實裡就那麼好用。”

雷斯年吐出煙霧,輕笑道:“年輕人學的叫專業,老人謀生的是領域,兩者不是一回事。”

宋雪峰說道:“按照盧家的狀況,極有可能是盧懷遠沒按照老子的話去辦,而盧家財大氣粗,借此機會給這位繼任者曆練。”

雷斯年輕鬆笑道:“老子給兒子交學費,人之常情嘛。”

宋雪峰搖了搖頭,“這次的學費,怕是有點多。”

雷斯年感興趣挑起眉頭。

宋雪峰如實說道:“紡織品的原料有棉花,羊絨,羊毛,蠶絲,化學纖維,羽絨,其中棉花占了很大比重,前段時間西疆棉鬨的沸沸揚揚,國外很多大品牌取消訂單,咱們國內倒是挺爭氣,上下一心抵製國外品牌,可盧家陽奉陰違,表麵做足了功課,要跟那些國外品牌撇清關係,實際減少了西疆棉訂單,增加了國外棉花訂單,同時,跟某些國外品牌暗地勾結,達成了戰略合作夥伴,想要在國外市場分一杯羹。”

雷斯年一邊聽,嘴角緩緩劃成圓弧,“盧懷遠這小子野心真大,他知道這件事很快就會過去,用短暫的利益換取長久的收益,想要撈一把大的。”

宋雪峰正色道:“目前來看,盧懷遠的做法還沒有表現出後遺症,出口進口訂單暴增,確確實實給盧家賺到了錢。”

雷斯年感慨道:“心術不正,遲早會把盧家害死。”

宋雪峰笑道:“想要從商人變成企業家,心術太正也不行。”

雷斯年看了眼外麵天色,說道:“我們倆還沒吃飯,今天就先聊到這吧。”

宋雪峰將雜物裝進皮包,“有家淮揚菜館不錯,我做東,好好請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