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惡鬼顯形(2 / 2)

何女執的確不那麼慌促了。

她甚至還表現出了十足的熱忱,主動跟淩尚宮說起了有哪些宮女應當不願求赦:“這兩位,都已滿了三十,且入宮時父母都已經亡故了,一個是受伯父照料,一個是受舅父撫養,在家時多少都受到了刻薄,反而是入宮後才能保證溫飽。但她們隻是不願歸家,又不知求請婚配是否能得安穩,畢竟年紀大了,還不知能不能生育,若是嫁人後沒有子嗣,就怕再受嫌棄反而連安身之處都沒有了。

我尋思著,或許有那些兵士妻室病亡但已有子女的,倒是更加可靠些,如果有這樣的歸宿,她們未必不動意,其實多數女子還是難忍在宮裡淒孤終老的,都盼著有個可靠的歸宿,關鍵就在可靠二字。”

淩尚宮趕緊在名冊上注明,一邊說:“殿君確實也考慮到了這些細則,就連官媒促婚,都有不得促保老夫少妻、少夫老妻的限製呢,婚緣還是年歲相當才算合適,若青壯不曾婚配的兵士,還是當娶更加適齡的宮人,這兩位一個已經三十有六,一個三十有八,的確存在子嗣艱難的憂患。”

瀛姝隨手拿起了另一頁名冊,卻都是未滿二十五歲的宮女。

何女執趕緊把身體前傾,笑著說:“這些倒是正當齡的宮女,若沒有入宮,其實都當婚嫁了,可惜如果未滿二十五歲,婚配都是特例,宮裡有這樣多的宮女,能得特例者畢竟少數。”

瀛姝笑道:“是這樣說,如果個個都經特例,宮裡的空缺太多,小選就更要擴征了,如今可不是太平盛世,爭亂多發,戰禍不斷,因此朝廷才會如此重視人口的繁衍,像剛才淩尚宮提到的官媒促婚那些限製,都是為了擴充人口所需,百姓家的兒郎、女兒適齡成婚,使子嗣傳承得以保障,也是君國繁盛的基礎。”

年後就需擴征至少三千宮女,這就是因為宮裡不少宮女都會放赦歸嫁,空缺多,才需要擴征,這樣大的數額自然不能成為小選的固定規例。

那一張紙上,其實沒有丹施的名字。

不過瀛姝還是找到了丹施的名字。

名冊是從內事局直接調出,丹施之名當然沒有被勾銷,她是建興二年入宮,說來也巧,正是惡鬼案首發的年度,她入宮已經十年,現年十八,她是建興三年來的瑤華宮,也就是說,在經過一年訓教後,她未能通過內事試。

名冊上還有此人存在,並不代表此人還活在世上,不過如果是病亡,不僅何女執會告知,也必有彆的宮女知情,但她突然從瑤華宮消失,在宮女們看來,的確是因為遷調。

瀛姝還詢問了香芸。

丹施在瑤華宮也算鼎鼎有名了,香芸對之當然也有深刻的印象,不過卻並不懷疑遷調的說法,香芸甚至不知建康宮曾經發生了惡鬼案,說起丹施來,很平淡的口吻:“我剛來瑤華宮時,其實是和丹施住在同間值舍,那時潘內臣還沒調來這裡,丹施已經很好強了,我聽她抱怨過她是因為生得貌美,招到了大宮女的妒嫉,故意害她沒有通過內事試,後來她嫌我笨拙,就將我趕去了彆的值舍。

她雖然好強,但人緣卻是不錯的,後來因為取悅了潘內臣,就讓我們以‘娘子’相稱,後來她被何女執教訓,調去了退膳間,她也曾跟我們說過,她遲早會脫身這裡,後來她果然如願了。”

“你真的信她被遷調回宮了?”瀛姝問。

“就算不是回宮,也應當在紫微宮吧,潘內臣的確很是看重她,甚至……潘內臣出外采辦時,還讓她相跟著陪行,潘內臣應也不忍她受勞苦。”

“我聽說三個月前,從離宮調來了一個宮女?”瀛姝又問。

“這事我還是聽彆的宮女提起才知道,都說是補丹施遷調後的空缺,離宮和瑤華宮應該也無差彆吧?”香芸發問後,忙解釋道:“新調來的宮女名喚丁棣,沉默寡言,又十分膽怯。”

“離宮跟這裡不同。”瀛姝笑道:“離宮其實就是寧洛宮,位於京郊,陛下還是常往寧洛宮去的,寧洛宮的宮女會常有遷調,都是通過了內事試,被正常分配去的宮女,不能稱為貶遣,反而離宮的宮女調動至這裡,應當是受到了貶遣。”

“那也難怪丁棣會對從前之事誨莫如深了。”

離宮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當一朝君帝駕崩後,用作安置孀居的嬪妃,因為具有這種特殊的備用用途,故而離宮的人事一般是由儲君管控,現在的儲君是司空北辰,他沒可能親自處理離宮人事,但他有不少屬官、內臣,也就是說從離宮調動一個宮女來瑤華殿,其實是無需報內事局備錄的。

丹施走了,丁棣來了,瑤華宮的宮女總數就經得起稽查了。

如果不是司空月狐早早授意了申女執留意,暗查呂安的行為,這回稽查,瀛姝很可能忽視瑤華宮裡,存在丹施這麼個不知所蹤的宮人。

丹施一定是遇害了,但她的屍體在哪裡?

瀛姝覺得應該還在瑤華宮內,呂安如果在丹徒城中棄屍,必定會擔心被人發現,除非掘地三尺,把屍體妥善掩埋,不過這又不符合喪心病狂的惡鬼,對受害人極儘侮辱的心態,此時的人,覺得入土為安,靈魂才能得以投胎轉世,而惡鬼分明就不願讓受害人的靈魂得以超脫!

前數起凶案,受害人的屍體並未被立時發現,魂魄已散,哪怕屍身後來得以草草掩埋,在世人的理解之中,未經法事,亡靈也無法投胎轉世,而掌嫻遇害案,雖然屍體被立即發現,不過已然被焚毀,連全屍都不存,又何談入土為安?

惡鬼絕對不會親手掩埋受害人的屍體。

瑤華宮畢竟還是太大了,而且就算找到了丹施的屍身,問罪也隻能問到何女執身上,沒有確鑿證實呂安才是凶手,更不可能把司空北辰拉下馬來。

不能著急,至少,現在已經證明了呂安就是惡鬼!!!

還有宮裡的寺人祈,他不可能和惡鬼案毫無關聯,建興二年,呂安才十三歲,一個年僅十三的少年,不可能將命案做得天衣無縫,呂安當時的幫手不是司空北辰,因為司空北辰年紀更小,他哪怕再是喪心病狂,但他並非嗜殺成性,這件罪案還有更深蔽的隱情。

瀛姝看著聞機歎了口氣。

她要是能和這灰雀“通靈”,懂得聞機的鳥語的就好了,今晚何女執一定會和呂安密商,可惜,沒有辦法窺聽這兩人的交談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