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再添一個得力助手(2 / 2)

司空月狐既然能洞悉她舉薦呂安任小選使的真正目的,倒是不難想到呂安的可疑之處,畢竟掌嫻遇害,引出的正是徐氏有孕,而徐氏其實是假孕,當時諸多選女入宮,張氏、賀氏包括她在內都有望晉升嬪位,而無論是誰晉升嬪位,對皇後、太子均為不利,雖然說用惡鬼虐殺宮女引出徐氏有孕的計策簡直喪心病狂,可回想那日的情形……惡鬼命發,“有孕”的徐氏受到驚嚇,陛下留在顯陽殿安撫徐氏,因此才挫敗了張氏女的計策,致使張氏女一直未得寵幸。

江東張提前從儲爭中敗退出局,事軌和前生發生了改移。

哪怕司空月狐並非重生人,但以他的敏覺,懷疑司空北辰才是主謀元凶並不為奇,司空北辰當然不會親自動手殺人,那殺人者,當被她限定為宦官,司空北辰的心腹呂安就成為了最大的嫌犯。

“那你查出了什麼?”瀛姝問申女執。

申女執既說出了打草驚蛇的話,應當有所收獲了。

“名冊和實際人數雖然一致,但其實在三個月前,從離宮調來了一個宮女,這一調動並沒顯示在名冊上。”

瀛姝聽明白了,也就是說名冊理應比實際人數多出一人!

“還有一個宮女亡逝未報,也未被何女執提起?”瀛姝緊緊蹙著眉頭。

“那宮女並非亡逝,而是被離奇調動,或許用失蹤二字更加適當。”申女執沉聲道:“失蹤的宮女名為丹施,跟三個月前調來的宮女一樣都未至二十五歲,因此這回不會經過稽問,何女執不提,女監和淩尚宮都不會察覺。”

“你怎麼說她是離奇調動?”瀛姝問。

“丹施本是專供潘內臣差遣,潘內臣在職期間,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宮女,她們隻負責照料潘內臣的起居,取悅於他,而不必承擔彆的值務,後來呂內臣來後,不久潘內臣就調動回宮,丹施才被分配了值務,負責退膳間的清理。行宮的退膳間不似宮中那樣重要,丹施及另兩個宮女其實就是負責清洗碗碟餐具,她們也不能再獨享值舍,三人共住一間值舍。

某一日,跟丹施同住的宮女發覺丹施竟然失蹤,上報予我及何女執,何女執卻說丹施被緊急調職,已經不在瑤華宮,我對此表示質疑,何女執才私下告訴我,說是潘內臣難舍丹施,因此才想辦法將丹施從瑤華宮調走,讓我莫多問。

我隻好私下調察,後來從另一個宮女口中問得,她晚間起夜,看見丹施鬼鬼祟祟提著風燈拐過行廊,應是往明月苑這頭來了,而她是最後一個見過丹施的人,次日清晨呂內臣出宮采辦,如果呂內臣真是凶手,完全可以將丹施的屍體運出宮去,又或者,丹施的屍體還在瑤華宮裡。”

“你覺得何女執是幫凶?”瀛姝問。

申女執有些猶豫,思忖一陣,搖了搖頭:“據婢侍觀察,呂內臣是有心籠絡何女執,何女執也的確不甘於久被冷落於行宮,她應是企圖借助呂內臣攀附太子殿下,爭取有朝一日再調回宮去,但若說為了這樣的目的竟然害殺性命……當初丹施等等宮女仗著潘內臣撐腰欺壓他人,何女執還曾為受欺的宮女仗義執言,她心地其實不惡。

丹施被安排去退膳間,是何女執對她的懲誡,不過也並沒有故意為難丹施,婢侍以為,何女執恐怕真以為潘內臣看中了丹施為對食,而央求呂內臣相助,呂內臣才想辦法將丹施安排在宮外,且就連婢侍也實在查不出證鑿,確定呂內臣已將丹施殺害。”

宦官把宮女“偷運”出宮,居然養在宮外作為自己的對食,這聽上去讓人難以置信,不過也的確存在這樣的可能,畢竟這裡不是大內,隻是遠在丹徒的行宮,還是東吳的亡國之君興建的舊宮苑,當今天子對江顥本就不屑,因此從來沒有光臨這座行宮的興致,貶遣來這裡的宮女哪怕是病亡了,很有可能都不會被內事司補錄,過去也從沒有人稽查過行宮的人事。

潘內臣雖然現在還沒有那麼大的特權享受在宮外置宅而居的福利,但要是被司空北辰這個太子收用,日後還是有望飛黃騰達的,因此何女執會以為,就連太子都不在意潘內臣把行宮的宮女作為自己的對食“偷運”出去安置,她幫著遮掩,自然也不會受到追究,之所以還有遮掩的必要,也是因為太子畢竟還沒有登位,很多事不能明著做。

“我明白你在擔心什麼了。”瀛姝衝申女執頷首:“你認為呂內臣就算是建康宮裡的惡鬼,既然選擇了來瑤華宮逃避察究,就不敢在瑤華宮裡犯事,因此確有可能是為了助太子籠絡潘內臣,才答應把丹施偷調出宮,如果三殿下因為查處潘內臣貪贓之罪,結果牽連出丹施的事案,呂內臣就更會心生惶恐,他因此有了提防,你就越難查明他的罪實,有負四殿下的囑令是否?”

“婢侍更擔心的是丹施已經遇害,可呂內臣會順勢將罪行推給潘內臣承當,婢侍雖乃卑賤之人,可實在痛恨那個喪心病狂虐殺宮女的惡鬼,不甘凶手就此逍遙法外。”

“看來其實你還是認定了丹施已經遇害。”

“婢侍思來想去,如果潘內臣真的想與丹施結為對食,太子殿下為了籠絡他為己用,自然會成全他的想法,可太子要促成此事,易如反掌,何不直接將丹施光明正大調動回宮,哪怕是安置在紫微宮,也要比這種鬼祟的方式穩妥得多。”

“很有道理。”瀛姝對申女執的見解予以了肯定:“哪怕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女可求赦自嫁是近期的恩旨,但憑太子殿下的身份,為一個宮女、宦官特例請得恩典並不算荒唐之事,非但不會引起誹議,甚至還能博得個寬仁恤下的善名,反而是行為這等鬼祟違律的事體,承擔的風險更大。

且潘內臣又不是陛下的近侍,甚至不入中常侍的眼,太子根本沒有籠絡他的必要,呂內臣先是故意造成了何女執的錯覺,以為他對潘內臣極其看重,而後才方便用那套說辭說服何女執替他遮掩,至於丹施……她應當也是個飛揚跋扈的性情,嘴下不肯饒人的厲害角色吧。”

“在潘內臣的眾多近侍中,丹施的確是最顯眼的一個,她雖然職級低微,可從前卻好行女執之權,宮女們但凡有半點疏失,她都會喝斥處罰,哪怕呂內臣調來瑤華宮後,丹施已經失了憑靠,不過仍然常常與人爭執。”

這就符合那些遇害宮女的特性了。

“呂內臣很快就要離開瑤華宮了,你也不必再急著追查此事,尤其記得莫再試探何女執,我跟你想法不同,三殿下要追究潘內臣的罪行正合我意,至少我們可以確定潘內臣究竟知否丹施的下落。”

瀛姝很篤定,三皇子不會打草驚蛇,倒是潘內臣獲罪之後,何女執多少會心慌意亂,到時且看呂安會如何應對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