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不應該失利的戰爭(1 / 2)

陳氏竟然被罷黜!!!

這又是一件令司空北辰驚惶難安的意外,陳氏已經向他坦言她為重生人,也是陳氏告密,他才篤信劉氏數番在母後跟前中傷瀛姝,而陳氏竟然也被圍場事故牽連,且保住了性命,會否是再次用她為重生人的機密,才換得這一線生機?

司空北辰一時難掩不安,終於盼到謝夫人、簡嬪告退,他連忙直身跪著:“父皇恕罪,兒臣有一事未曾稟明父皇,母後曾經……曾經提過有意令許陳良人為兒臣姬妾。”

“這事我知道。”司空通示意司空北辰免跪:“她其實和圍場事案無關,不過在跟遇害的鄭氏較勁,她雖是經大選入宮的選禦,卻也明知除了為內廷妃嬪,還有望被許配皇子,妙齡女娘嘛,多是更望許得清俊兒郎的,她若僅僅是有這樣的想法,不算過錯。

可辰兒,你想過沒有,皇後究竟為何被陳氏說服?東宮未來的良娣,已經擇定梁氏、虞氏二女,大無必要再添更多姬妾了,更何況皇後原本有意的是鄭氏,怎麼突然就青睞陳氏了呢?”

“兒臣……實在不知母後是何打算。”

“是陳氏毛遂自薦,願為含光殿的耳目,其實皇後顧忌含光殿和長風殿是情理之中,我也知道她一直想要在賀妃、鄭妃身邊安插耳目,不過陳氏區區良人,為了私欲,挑撥皇後與賀妃不和,這是她犯下的過錯。”

“父皇聖明,理應重懲陳氏。”

“大可不必。”司空通喝一口茶,放下茶盞:“大郎你也要記住,君主雖然殺伐決斷,但仍應存有慈悲之心,陳氏確有幾分小聰明,也存在私心,但她畢竟沒有大的惡行,她願為皇後的耳目,是有益於你這太子的,如果因為她的這點私心和錯處,朕就將其處死,你以為顯陽殿裡沒有賀妃的耳目了?賀妃明知陳氏因何被處死,她的野心就會更膨脹了。”

“父皇是為兒臣著想,兒臣慚愧無地。”

“這回我懲誡了皇後,大郎卻沒有為皇後求情啊。”

“兒臣……雖不知母後與圍場事案的關聯,可行凶之人竟然是兒臣的府衛,兒臣……心驚膽顫。”

“杜舷認罪認得蹊蹺,他懷著必死之心,供出劉氏為主謀,你也覺得這件事和皇後脫不了乾係吧?”

司空北辰的背脊上直冒冷汗。

他從設計時,就知道皇後脫不了主謀的嫌疑,可死的人是劉氏、鄭蓮子,此二人在父皇眼中本如草芥螻蟻,他以為父皇至多就是更加疏厭皇後,但絕對不會深究!他甚至都想好了善後之策,可一切還未及實施,父皇竟然就下令鎖禁顯陽殿!

一切都已脫離了他的掌控。

“兒臣不知母後她,為何突然……廢嬪不可能存爭儲的心思,許是母後焦慮太過,誤信了讒言。”

司空通長歎一聲:“皇後這些年行事是越發偏激了,這回懲誡,朕為的是正肅內廷風氣,朕明知內廷宮眷間,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狀況越演越烈,從前隻以為無法杜絕,待日後大局落定,內廷的紛爭再難影響到朝局。

辰兒,你該懂得為父的良苦用心,你是我擇中的儲君,你的兄弟手足,隻能成為你的佐助而不能成為你的妨礙和對手,可歎的是便連我,雖是一國之君,都不能做到獨斷乾綱,因此二郎和三郎,他們仗著外戚之勢,生了奪儲之意。

也隻有靠權衡之術,我才能逐漸瓦解賀、鄭二姓聯盟,鞏固你的儲位,讓二郎、三郎心服口服,放棄私欲野心,你們兄弟七人同心協力,維持宗廟基業。

還是帝休這丫頭提醒了我,要是繼續放縱內廷的拚爭,將惡行遮而掩之,放任歪風邪術,恐怕終難免禍起蕭牆,這內廷,的確已經太多枉死的冤魂了。”

他的困局,竟然是瀛姝一手造成的?

司空北辰心中滿是苦澀,獲重生之幸時,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阻止瀛姝嫁給裴瑜,他曾因為此事耿耿於懷,裴瑜那樣一個平庸之人,也敢染指他視為美玉明珠的女子?他慶幸在白川君的運籌下,瀛姝的命運發生了改變,雖參加大選,可保留著完璧之身,裴瑜永不能成為瀛姝心中的掛礙了,他將成為瀛姝唯一的夫婿。

想要加害瀛姝的人,他會一一鏟除,他已經對劉氏、鄭蓮子動手了,可他做的這些事,瀛姝卻一無所知,現在還不是把皇後幽禁在顯陽殿的時候啊,沒有皇後,耳目們雖然一樣可以由他調動,但萬一露出破綻,他就將自擔罪責!

但司空北辰還得說:“中女史的諫言,的確大有利於時局。”

“帝休現不在這裡,也聽不見你的誇獎。”司空通笑道:“皇後經反省,朕不會一直拘束她在顯陽殿,待你迎娶太子妃的大婚之喜,佳兒佳婦當然要參拜父母高堂的,辰兒你得記住,我明白兒女情長實難讓人拋消,不過堂堂男子,尤其是你身為一國儲君,理當愛重你的原配發妻。

婉蘇才品俱佳,溫良恭順,堪以母儀天下、宜昭後宮,她不似你的母後……我並無貶低皇後之意,但皇後的心胸過於狹隘,行事確有違仁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