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關了一扇門(1 / 2)

虞皇後心頭坦然無懼。

劉氏在皇帝心裡的分量她清楚得很,自從潛邸時,劉氏就並不招皇帝待見,當年她之所以提攜劉氏進郡王府,為的就是鄭胥的胞妹是洛陽宮的宮人,有鄭氏刺探一些洛陽宮的情況,才有利於郡王府計劃自保,但劉氏因為有這點作用,就屢屢和那兩個姬妾爭鋒,讓司空通極其不耐,彆的人或許不信劉氏會膽大妄為,但司空通心中清楚,劉氏根本不似表麵上那樣賢順。

那個江姬死的時候,司空通曾衝她大發雷霆,訓斥她不要輕信劉氏,被劉氏蠱惑,司空通根本沒想到劉氏隻不過是她手裡的棋子,隻懷疑江姬的死和劉氏脫不開關係。

“陛下。”皇後喘著氣,哀哀道:“阿劉她是犯了大過錯,妾知道不應替她開脫,但妾還是得為她說幾句話,她也是跟著咱們,一步步從艱險風波裡走出來的,妾當年生珝兒的時候,也如同臨近了鬼門關,掙紮了十好幾個時辰,幾番暈厥過去,那天下大雪,阿劉一直跪在雪地裡祈求上蒼垂憐,妾能平安生下珝兒,有她的功勞。

妾明白,這些年,阿劉逐漸變得要強,背著妾,恐怕還做了彆的錯事……總之,妾縱容阿劉,妾也有過錯,妾願意和阿劉共擔錯責,隻求陛下寬赦她的死罪吧。”

“皇後果然會這樣說。”司空通從榻側起身,踱了幾步,轉身時,似笑非笑:“朕就聽皇後的勸諫,敕劉氏不死,終生幽禁於桐華宮。”

皇後張大了嘴,忘了繼續喘氣,更忘了謝恩。

“皇後的話原本不錯,劉氏犯下大罪,的確是因為皇後屢番縱容,一直包庇,皇後既知過錯,那麼,朕也少不得小懲大戒,皇後本應母儀天下、恩慈黎民,可這麼多年了,皇後的種種作為,根本有違賢範!從今日始,後宮事務皇後就不必操心了,待養好了病,好生學學禮儀德範,隻有皇後知錯悔改,內廷妃嬪、宮眷,才無人膽敢再行陰詭之事!”

虞皇後萬萬料不到她的一番惺惺作態,換來的竟然是皇帝的“順坡下驢”,立時就垂死病中驚坐起:“陛下,陛下你怎能……”

“嫻朱已經招供了。”

虞皇後愕然。

“六郎也是受到了皇後的教唆,皇後是怎麼恐嚇他的?皇後告訴六郎高平乃是劉氏與鄭胥的苟合之女,要是六郎不聽你的話,連他的血統都會被質疑!!!皇後,不僅是你才有陽差、陰差,顯陽殿裡,也有朕的耳目,劉氏不會死,這是朕對你的警告,你指使劉氏行為了多少罪行,朕此時可以不細究,但你聽好,朕絕不會再姑息。”

“陛下怪罪妾,妾不敢自辯,但陛下想過沒有,陛下如此責處妾,讓辰兒如何自處???”

司空通一個邁步,低垂眼瞼:“朕問你,高平是劉氏入宮後所生,劉氏還哪有機會跟鄭胥苟合?你身為高平的嫡母,卻惡意誹謗她,誹我大豫的公主為苟合之女,單憑這條罪狀,你捫心自問,你還有資格為這內宮之主麼?朕若不是還顧慮著大郎,今日就應下旨廢後了!”

半生夫妻,終於還是難免反目,司空通的心中又何嘗不是苦悶難言,離開顯陽殿時步伐凝重,卻依然下令緊閉殿門,隻留下口詔,皇後有失慈德,病愈後務必謹遵教誡,習禮規賢範,自檢改正,無旨,諸妃嬪、女禦不得再入顯陽殿,而後宮諸多事務,正式交由謝夫人執管,簡嬪協理。顯陽殿的大門在司空通身後無聲關閉,皇帝上禦輦,不回頭,宮牆甬道,寒風路經,發鬢不必霜花染,歲月擦肩,不覺就白了頭,冷了心。

沒有人料到在今日,顯陽殿會突然,急劇的落寞了。

就連瀛姝都覺得吃驚,她從沒有想過陛下會在今日發作,她以為劉氏的生,無非隻是懸在虞皇後頭上的冷劍,時刻提醒著“收斂”二字,因為司空北辰的太子位還沒有被根本動搖,鄭蓮子和嫻嫿的死就不會成為紮進虞皇後胸口的利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瀛姝茫然,卻不失措,她大不必關心虞皇後的榮辱,她甚至覺得她應該振奮才對。

謝夫人雖也覺得意外,但她一貫就不把虞皇後這麼號人物放在眼裡,現在名正言順管執內宮事務了,之於分寸二字,落筆寫下十來回,把筆一扔,並無雀躍的喜色,反而歎氣:“接下來這段時間,怕是連帝休我都不好私見的了,有皇後為前車之鑒,我這昭陽殿為了不蹈覆軌,萬事皆要謹慎了。”

有女禦笑著寬慰:“夫人和皇後怎麼相同?夫人可是出身陳郡謝這樣的大族。”

“可我現在已經不是陳郡謝的人了,我是內命婦,的確不與皇後同,畢竟皇後是嫡正,我是妾庶,皇後膝下有太子,我膝下有什麼呢?顯陽殿的門現在是關上了,若我昭陽殿的門再被關上,難道還能指望我的父族率兵犯禁,助昭陽殿重開殿門?這個門啊,是不能讓陛下關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