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取舍於至親(2 / 2)

南次沉默不語。

“行了,此事已經鬨到這地步,你勸誰不勸誰的不要緊,我問你,你覺得應當如何?”

“兒子堅信,舅父舅母以及表弟無罪。”

“那你的意思,是平邑伯不慈?”

“此案應當審明查實,懲罪者,護無辜。”

那麼喬嬪呢——這話問出,就有如一支鳴鏑,可司空通最終還是沒有問,他看著南次,有一刹那的恍惚。

這個兒子,他曾經才最最寄予厚望,南次出生那日,王、謝二族聯軍獲勝的捷報正好傳回,那一役是大豫在建康複立後取得的第一回關鍵性的大勝,可以說從那之後,他所複立的大豫才真正奠定了與門閥共治江東的格局,那是他擺脫傀儡的一役,那一天,喬嬪生下了南次,他當時喜出望外,攜著王斕的手,說了一句話——我的這個兒子,要拜托相公教導了。

他說下了那句話,造成了皇後的不安,也許也造成了王斕的不安,因此王斕沒有教授南次權術,而他,後來也後悔了,他不該一時興起,他沒有想到他的一時興起會引燃喬嬪的貪婪和野心。

“五郎我問你,你覺得喬子瞻無罪,是因為私情麼?”

“是。”南次沒有回避皇帝的注視,坦然道:“兒子自幼便覺舅父忠事君國,方才為兒子的楷模,兒子敬重舅父為光明磊落的君子,舅母亦是良善正直,外祖父之狀舉,兒子不信。”

“這件事案,我不能親審。”司空通說道。

他沒有說明原因。

南次心中卻透亮,他深深的叩拜,卻就這樣退出了這件事端,他不是太子,犯事人是他的親長不是他的臣子,因此這件事不由他來審斷,他的外祖父既然告去了廷尉署,那就應該是廷尉卿負責審處,這方式最合理,而且也能避免擴升。

他能做的事的就是什麼也不做,當他的命運重啟,他仍然如此的無力。

瀛姝站在不遠處的行廊,她已經知道了平邑伯已然中計,這件事是她替南次做的決定,但她卻無法代替南次去麵對接下來的風波,她看著南次向乾陽門走去,披著一肩蒼白的陽光,他看上去很孤獨,前生此時的南次,至少還活得意氣飛揚,行廊底突然有陰森的風刺向她的胸腔,她再次覺得眼眸泛冷,她很想跟上去陪著他,隻是靜靜地離開內廷,可是她明明知道這樣的方式其實無法安撫南次的憂鬱。

他們努力地想要改變一些事,但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南次是皇子,而她也無法離開這座宮廷,她不知道南次接下來還會麵對多少抉擇,但為了得到,他們肯定要不斷地失去,往前每走一步,身上的負擔就重一分,有的路注定隻能獨自行走,像現在,她要去到的戰場該是廷尉署。

瀛姝看到寺人祈往這邊過來。

她迎上去。

“陛下請女監入內。”寺人祈的態度仍然殷勤。

瀛姝微笑:“陛下應該又生氣了。”

“陛下對五殿下還是很溫和的。”

“寺人這般的慎重,說明陛下對這件事極其火光。”

“女監真是……唉,陛下那樣器重喬世子,當然會惱怒平邑伯竟然鬨出這樣一樁事故,誰能想得到呢?短短的一段時間,先是後族鬨出了大風波,緊跟著平邑伯府竟然也發生了父子不和的爭端。”

寺人祈隻說想不到,他也的確是說不清,為什麼會再發生一件前生沒有發生的事,而且這件事,分明會影響喬子瞻的命運!

而瀛姝一入禦書房,就跪在了皇帝陛下的座前,她不待問,直接交待了這件事是因她的推波助瀾,是她建議喬世子夫婦拆穿平邑伯的詭計。

“連姨娘都心知肚明,自從喬嬪在中秋宴上見了羊太君,羊太君緊跟著就往謝家去,好幾次,纏著荀女君說那些不明不白的話,意在激怒荀女君,姨娘知道這件事其實是喬嬪的主意,兒聽姨娘提起,就想到喬嬪還有後著,於是趁著出宮的機會問了任女君,平邑伯著實是……居然想出這麼毒辣的詭計陷害兒孫,任女君本不欲讓家醜外揚,可兒以為,世子的忍讓以及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並不能根除隱患。”

“你把南次瞞在鼓裡了?”

“兒沒有跟南次說,畢竟關係到南次的母嬪,這件事南次根本無法抉擇。”

“你把我也瞞在鼓裡了。”

“兒並不確定平邑伯真的會對喬嬪言聽計從,因此才沒有先告訴阿伯,但現在既然是平邑伯主動掀發了風波,兒再不敢瞞著了。”

“也罷了,我的確也不願受我看重的能臣勇將,被野心勃勃的婦人和昏聵糊塗的老父牽連,隻是這件事,我不好親自出麵,廷尉卿顧耿,他斷事清明,但這件事牽涉到孝禮,甚至還關及平邑伯府的爵位,你為乾陽殿的中女史,前往監審,顧耿應該就更能明白我的態度。”

就這樣,瀛姝於是手持皇帝陛下賜予的令牌,趕去廷尉署監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