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關於五公主的夭折,很快有了真相,所有的太醫,包括柳太醫,都是眾口一辭,五公主是被扼殺的,而且,是被石嬪親手扼殺。
賀夫人於是振奮了,她大罵石嬪,用怒罵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義正言辭的要求將石嬪立即處死,她的理論是不管石嬪的父祖曾立下多少功勞,但不足以掩蓋石嬪的罪惡,虎毒尚不食子,石嬪連畜生都不如。
隨之,賀夫人把矛頭指向了皇後。
隻有皇後才是石嬪的恩人,隻有皇後才能指使石嬪嫁禍,因為江東石家,無論跟長平鄭還是陳郡謝都素無來往,當然也不可能和皇後的家族來往,但石嬪自來對皇後十分的敬重,這不正常,石嬪的出身比皇後高一大截,憑什麼敬重皇後?定然是被皇後的虛情假義哄騙,而且石嬪自己就是個瘋婦,才至於被皇後利用。
“本宮也很同情石嬪。”謝夫人的這句話,石破驚天。
“本宮也十分同情石嬪。”謝夫人強調:“她入宮不久,身體孱弱,她有孕的時候本宮就很關心她,雖然沒有親自去看望過,但交待下去,讓各房各署不可慢待石嬪,石嬪生下五娘後,五娘因先天不足一直不大好,陛下雖也關心五娘,但陛下要忙於國政,本宮擔任輔佐宮務之責,因此,對石嬪母女十分照濟。
石嬪的言行,起初似乎意圖陷害本宮,不過現在看來,本宮知道了,她其實是為了幫助本宮,本宮不知道她為何要扼殺五娘,但本宮認定,石嬪不是蛇蠍心腸的婦人。
賀氏,你敢說你真的沒有威逼石嬪麼?”
瀛姝又瞥了王青娥一眼,王青娥還是那種浮誇的震驚。
謝夫人不是凶手,瀛姝籲了口氣。
前生的時候,謝夫人也一定有這番話,說這樣的話對謝夫人毫無益處,唯一的目的就是,她想保住石嬪。
“石嬪一案容後再議。”司空通點了瀛姝名:“帝休,你還有何話說?”
瀛姝現在驚魂未定,情緒洶湧,她差點忘了自己的計劃,不是裝的,是真的有些茫然。
倒是虞皇後先回過神來,道:“錢中執有沒有買通霓樓,這個要審,至於金鶯,賀夫人總得交待清楚吧,你為何要收買愉音閣的宮人?”
虞皇後並不蠢,她對情勢也有敏銳的判斷,她見識不多,心胸不廣,但她比誰都了解司空通,她知道司空通是什麼人,更看重什麼人,石氏與世無爭,能獲得司空通的憐惜,謝氏頗懷俠義,其實也能獲得司空通的幾分愛重,他們的原計劃是讓徐才人的小產引發謝氏、賀氏相互猜疑,雖然也決定要利用張氏,但司空通知道一切和謝氏無關。
因此必須準備司空通不知道的殺手鐧,但不是在今天使用。
還多虧有了石氏鬨出的事端,讓所有的事情,更顯自然。
這個時候針對賀氏,本就是計劃之中。
“皇後不也一樣收買了妾的宮人麼?如果收買宮人即算罪行,恐怕整個後廷,都無一能獨善其身了。”賀夫人冷笑。
錢中執很快被“傳喚到庭”,她也說明了事由:“鐲子的確是童尚儀變折給老奴的,不過後來,鐲子卻失竊了,老奴還上報了遺失,應當能查到案簿。”
這一查,的確查到了。
錢中執在老久前就上報了遺失,不過因為宮裡的遺失事案其實常發,並沒有哪個房署專門負責調察,像這雙玉鐲,在皇宮內其實不算什麼珍寶,也就奴婢階級才會覺得稀罕,奴婢的訴求通常會被忽視,哪怕像錢中執這樣的一署管事,地位在奴婢中算高的,但地位高的人,更懂得為人處世,遺失了件不要緊的物件,多半隻是上報走個程序,並不會追著察辦。
這下子就一定要當場質問霓樓了,霓樓被“提審”,所有人都能看見她其實沒受多少皮肉傷,也就身上幾道笞痕而已,但已經把張氏給交待出來了,這回連笞刑都不用,一見皇帝,她就被“嚇破了膽”,說鐲子是金鶯給她的,她是被金鶯收買。
賀夫人已經當場承認了金鶯是她的人,有苦說不出。
不過金鶯否定了盜竊和收買行為,跟霓樓吵成一團,誰也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
瀛姝氣定神閒看著這出鬨劇,這在她意料之中,今日的事案直到此時,應該一切都在皇帝的計劃之內,很可能就連石嬪,對皇帝來說都不算橫生枝節。
確定的枝節,其實就是她自己。
後來,皇帝終於做出決斷:“幾方各執一詞,無一實據,雖然徐才人小產,朕悲憤不已,不過事涉皇後,及三夫人,你們四人無論於皇家抑或於社稷,都甚為重要,若無實據,朕也不能妄失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