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淑妃,王青娥心中是有幾分好感的。
前生時就多虧了劉淑妃,王青娥才有了另擇高枝的指望,雖然最終沒擇上,且死了個稀裡糊塗,但這筆賬得記在謝夫人頭上,是謝夫人“首鼠兩端”,在贏得琅沂王的支持後,轉而又拉攏了江東張,意圖利用張氏女,且過河拆橋,把她當成了棄子。
這回竟又是劉淑妃主動前來出謀獻策,王青娥的心裡才覺得有了點暖洋洋的感覺。
她跟劉氏,先把劉淑妃好一番稱讚:“雖說淑妃是陛下潛邸時的姬媵,九嬪之中,就數淑妃與皇後最為親近,但她卻從不參與位爭一事,且淑妃出身寒微,雖誕下了六皇子,上有皇後,皇後之下還有賀、鄭二位夫人,以淑妃跟六皇子的處境,明哲保身才是智選。”
“娣婦說得是呢。”劉氏強打起精神。
“劉娘娘早前見王瀛姝那樣跋扈,便來勸我,說王瀛姝自從入宮以來,因著有昭陽殿為靠,可謂是枉恣橫行,若是與王瀛姝硬碰硬,也隻能自生一場悶氣。姒婦,劉娘娘說何良人現被禁足在內人局,姑母她本就因為這事惱恨呢,今日又被王瀛姝當眾挑釁,姑母氣性大,萬一被居心叵測之徒鑽了空子,趁姑母不如尋常冷靜,利用姑母後再加以陷害就不妙了,我覺得劉娘娘的提醒的確是為姑母著想。”
劉氏也不問王青娥為何這麼信任劉淑妃,她隻順著那話說:“現隻有我們兩個說話,娣婦大可不必猶豫,你有何想法直說吧。”
“我就是尋思著,劉娘娘是好意,但她的話姑母大抵是不肯信的,也隻有我們自家人時常替姑母留著心,適時提醒,許才能避開隱患,現下顯陽殿的徐才人可懷著身孕呢,雖然哪怕徐才人就算是誕下龍子,於二殿下也無害,可萬一……真保不住昭陽殿利用這回時機陷害姑母。
原本姑母更加看重姒婦,姒婦對宮裡的情形也比我要熟悉得多,姒婦在宮中短住是最合適的,但早前因為我的緣故,連累了姒婦……”
劉氏終於知道了王青娥的意圖,她倒是“寬容”,硬擠出笑容應道:“外子不似九叔,外子在家中可謂是度日如年,裡裡外外的少不得我打點操持,我雖也想為姑母獻力,但實在分身乏術。
且再說來,娣婦你終歸是望族出身,見識遠勝於我,我想著讓娣婦多與姑母親近更是發自真心,可宮裡現在情勢很是複雜,娣婦在含光殿小住,可得日日都謹慎細心,我知道的,這是苦差,是娣婦你受累了。”
王青娥處心積慮才擺脫了入宮應選的命運,可她卻從沒想過就此遠離宮廷,她自認為前生的一敗塗地,歸根結底無依無靠是原因,但現在,她卻有了含光殿作為堅實的後盾,情形已經大為不同,她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跟王瀛姝一戰。
她從淑妃口中知道的“內情”,還不僅僅是告訴劉氏這些。
雖然說這一世,謝夫人同樣有意籠絡張氏女,可並沒有直接放棄王瀛姝,王瀛姝竟然還提議了由幾個皇子競比查凶,令五皇子也得到了皇帝的重視,皇帝陛下對王瀛姝又相當的賞識,在這樣的情勢下,謝夫人當然不可能徹底拋棄王瀛姝,王瀛姝大有勝算。
這就讓王青娥極其不甘心了。
她和王瀛姝的命運看似相易,可她卻依然在裴家舉步維艱,王瀛姝在宮裡反而平步青雲,如果王瀛姝有朝一日爭得帝寵,有了皇嗣,還有誰能阻止她和謝夫人“狼狽為奸”力爭儲位?這是王青娥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結果,她嫁給裴瑜,可不是為了成全王瀛姝的榮華富貴。
“屈”為裴家婦,是無奈之時的保身之策,王青娥放棄了入宮,可從來沒有放棄過“青雲”之途,王瀛姝隻能成為她的替死鬼,而不是一直在她之上欺壓她折辱她,王青娥堅信上天既然給了她的重生的幸運,就勢必是因為憐惜她“沉冤未雪”以及“壯誌未酬”。她可是贏得了神佛的庇佑的,如果不是她智計超凡,如果不是她天資過人,神佛憑什麼惋惜她時運不濟?
王青娥已經站在了戰場上,瀛姝卻暫時未聞戰鼓聲聲,她也是習慣了“前妯娌”劉氏的德性,橫豎每當見她就忍不住撲上來吡牙,一時間沒想起來她都重生入宮了,跟裴劉氏的人生可謂毫無交集——對於惡犬,沒有攻擊性才是古怪。
讓瀛姝關心的是,不知為何,婉蘇居然赴宴來了,這才是一件出乎意料、節外生枝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