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上一大課(2 / 2)

“無眉倉的無眉奴,是有很多人不會聽說漢話,可安餘有幸一直跟著祖父長大,身邊還有張崇準這樣本就會聽說漢話的舊鄰。”

“這樣說,這兩人都不可信?”

“我剛才為會舉例瀛姝如何處理墅莊的人事?張崇準對安餘是真的飽含同情,他意識到安餘可能已經被利用成為耳目,但他不忍心眼睜睜看安餘陷入絕境,其實耳目的作用十分有限,隻要三兄防範得當,大可不必處死安餘,至多不過……三兄帶她歸去大豫後,放在莊子裡做個莊奴婢,她對他人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也不必乾苦力,就能保證衣食無憂。”

三皇子不知為何,鬆了口氣。

於是也明白了南次真正想說的話。

“我們自滿十歲,就有了自己的府邸,可我們還真沒如何操心過府邸的人事,我們更沒有真正經遇宮廷爭鬥,左副使的經驗比我們豐富許多。”

沒有真正經遇宮廷爭鬥的是三兄,我反正是嘗到了莫名其妙冤入囹圄的苦果,我甚至被虐害的時刻,都還在自我懷疑,不敢相信真是我那看上去寬仁溫良的太子兄一手主導,使我身陷生不如死的境地。

“五弟,我不是不信任左副使,我其實是不服輸。”三皇子頗苦的惱撐著額頭:

“我之前認為全天下的女子,大抵也隻有我的母妃有在權場一爭的實力,因為母妃的身後,有長平鄭整個家族為後盾,我其實也知道,江東賀的賀九娘被賀氏一族鼓吹為早慧多謀,我不知道賀九娘的本事,但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

賀遨的腦子就那樣,被他看重的孫女,至多就是賀夫人這樣的資質,我從來都不相信,女子不靠家族,具備在權場一爭的實力。”

“我不敢保證能夠順利解決現在我們遭遇的困境,我想和五弟商量的是,這個時候,我們或許應該想辦法送書回朝,諫言父皇調動禁軍,進逼漢中,給予北漢更加實際的威懾。”

“三兄現在改變主意了?”

“不能說改變主意,我其實一直猶豫不決,我害怕。”三皇子重重搔了幾下脖子,很煩躁的把衣領都扯鬆了些:“我甚至拿不準,我朝是否具有和北漢一戰的實力,我更拿不準,如果我們和北漢開戰,北趙等國圍攻襄陽,襄陽能否守住,我有時候甚至產生了猶疑,我有一個非常陰暗的想法,如果我們將計就計,讓殿君的身份被北漢公然否決,是不是對大豫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南次依然還是不大適應傾聽他三皇兄掏心窩子的大實話。

“瀛姝不可能讚同這麼陰暗的計策。”

三皇子有氣無力翻了個白眼。

他知道了,左副使光明正大,左副使冷靜沉著,左副使才真正是那

個不打沒有準備的戰爭的人。

“左副使不願跟我說她的詳細計劃,就是擔心我會露出馬腳來,我的確直到現在都難以置信,安餘竟然原本就會聽說漢話,她一直在裝模作樣,我居然從來沒想過要提防她。枉我過去一直……我非但不是左副使的對手,我甚至不是五弟你的對手,我以前,真是太過狂妄了。”

三皇子又把腰一挺:“好了,我還是先讀書吧,五弟要和我一起用功不?”

南次:……

他的經史知識已經很紮實了,而且早就醒悟了,讀死書死讀書的模式是個天真清澈的,恐怕連個縣令都難以勝任的模式,他不必再讀書,他得努力趕上瀛姝的思維,他有所感覺,有許多事,瀛姝連他都瞞在鼓裡。

他並不擔心,他們曾經麵臨過更加緊迫的危險,那時的他十分憂懼,害怕無法阻止司空北辰這個混賬臨死之前還要拉瀛姝陪葬的惡行,瀛姝當時卻無比堅定——我能活下來,絕不會

跟著司空北辰一同下地獄。

她乾脆利落封禁乾陽殿,到司空北辰咽氣時。

這次,瀛姝也是同樣的堅定,她承認早已準備好陪同殿君出使北漢,沒有誰逼她涉險,她早預料到了北漢的建交議和,就是針對神元殿君。

可他現在還是很想去寶光殿,想陪在她身邊,把瀛姝放進自己的視線裡。

為通靈塔失火事件擔心的人,當然不僅僅是三皇子。鄔還雖然已經做好

了不久後就要從北漢撤離的準備,並將多數事宜都交接給了他的繼任,他現在的任務,僅僅隻是看顧好白媖和玄媖,可他當然不會真置突襲漢中的計劃不顧,默默擔憂著不知道北漢王利用焚毀通靈塔,進一步煽動輿論,質疑大豫根本沒有建交的誠意這件事,是不是一件節外生枝的變故。

他在北漢已經待了許多年。

他明白通靈塔以及塔內供奉的雲靈珠對北漢的臣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存在,鄔還完全沒有想到江泰居然會為了找到順理成章扣留神元殿君的借口,竟然會毀掉北漢臣民的信仰,不惜自己給自己降下噩預!

更重要的是,如果北趙朝廷中計,真的相信江泰這麼做是為了徹底“銷毀”神宗後裔對於一統天下具有“天命所歸”的影響,北趙就不會用兵乾預,北趙不攻北漢,大豫就難以迅速攻下漢中,北漢的京畿不受戰亂波及,神元殿君就無法全身而退。

鄔還根本不知道,通靈塔起火當天,昆侖神廟外居然死了一個人,更想不到那要去看熱鬨的玄瑛,就是凶手。

在他看來,白媖和玄媖兩個丫頭根本就沒把通靈塔起火這件大事放在心裡。

當然,兩個丫頭其實除了打聽關於大尚臣府邸內的消息,也的確無力改變什麼,而現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還真不能冒險去打聽風吹草動。

鄔還的東家支速於已經親率商團前往北齊,支速於

原本就時常來往於漢、齊之間,他倒是認定了通靈塔的事件一鬨發,議和建交必定擱淺,豫、漢兩國還不知要扯多久的皮,在武都設立榷市的事也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目前還是應該將商事的重點放在義州榷市上,這回支速於回北齊,途中得經過義州,短時間內是不會再返回北漢了,支速於這一走,鄔還乾脆就讓白媖、玄媖留在了住處,尋常無事,連商行都不必要再去了。

模豎現在,雇工們都知道鄔還認了兩個義女,白媖和玄瑛遲早都能脫籍,跟普通的雇工不一樣,就算幫手商行裡的事務,也全憑鄔管事直接安排。

鄔管事倒還是日日都守在商行,這天,有個小夥計遞進來一張拜帖,有位自稱是從北齊來的,某家商行的少東家,提出拜會管事,訪客還稱,他的父親與鄔管事是舊友。

可鄔還對那間商行卻毫無印象。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