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星飯店端的是一個中高端上檔次的飯碗,和陸知新這種美食廣場大家隨意挑選的不鏽鋼普通飯碗看起來絲毫不沾邊,兩邊的客人群體可能重疊但也各靠本事,不應該因為開在旁邊就產生什麼摩擦。
可彆人不清楚,陸知新自己清楚,他這紀錄片算是虎口奪食從望天星飯店的飯碗裡搶來的,望天星的老板也曾跟人打聽過他,雖然現在陸知新想不起來為什麼林澤要打聽他,但他還記得何宇的語氣,望天星的老板對他來意不善他需要小心一些。
果然,從隔壁望天星飯店開業的第一天開始,他們兩邊就因為各種問題開始發生摩擦,隔壁望天星飯店的服務員拿著菜單就往他這邊排隊的人群中塞,有的客人是本地的覺得隊伍太長不想再等,有的客人是外省的覺得滿天星也是本地特色還有名廚連鎖加成,比一個被網紅爭端捧上去的飯店有手藝,在陸知新門口拍了個照片當做來過就做到旁邊的望天星飯店裡點了菜。
陸知新在後廚炒菜中,陸瑤的學姐阮媚氣鼓鼓的就進來了,她本來人如其名是個臉蛋圓圓的軟妹,可她那參加音樂培訓而自然大嗓門的聲音,一下就把陸知新震到了。
“太欺負人了。”阮媚說:“哥,咱們門口的客人都被隔壁飯店拉去了,你把這幾道菜炒了之後就彆炒了,這沒有你出頭,我和五嬸說話旁邊的服務員聽都不聽,把我們當空氣呢。”
她不服氣地嘟囔道:“明明都是哥辛辛苦苦找人拍攝、努力做飯才吸引來的客人,反而讓他們這些後來的人占了便宜。”
陸知新本以為望天星已經把自己門口的客人都拉走阮媚才會有此一說,剛熱的灶台本來打算做水煮魚也立馬變了主意改成滑炒魚片。
蔥、薑、蒜、辣椒都是早就切出來備齊的配菜,魚片本就切得薄,在鍋裡倒入的溫油中稍微一過便變白可以翻麵,輕鬆翻炒兩下魚片就可以熟成備用,煎魚沒用完的底油放入洋蔥爆香,薑蒜後放,炒製到微微有些焦邊倒水沒過洋蔥,再放入泡好的木耳,鹽、酒、生抽、白砂糖,越是調味的重點越後放,放糖之後就可以再次放入魚片滑炒幾下,淋一點水澱粉濃稠後即可出鍋。
這一炒鍋能出六盤子正常北方菜量,陸知新交給阮媚兩盤,自己用托盤端出去四盤,還沒放到櫥窗裡就被客人們認了出來,有人專門來就是為了打卡,見陸知新上來趕緊掏出手機一頓拍,陸知新在閃光燈的夾擊中往門口看,在門口排著隊的人群還是那樣多,他並沒能看到隊伍的末尾。
阮媚也往外看,隻是一撇,她的臉就嘟起來快要氣成河豚,放下手裡的菜就往外快走,一邊走還一邊對著外麵大聲說:“目前還需要五分鐘左右能空出兩個座位,請大家排隊時不要隨意走動,以免過號。”
說著避免過號,但阮媚的眼睛跳過前排動也沒動的客人,直直的朝著後排就要被旁邊服務員勸走的客人瞅,望天星飯店的服務員早就看到了阮媚的眼神,卻絲毫不在意,就當沒看見一樣仍對著動搖的客人勸說著,當著阮媚的麵就把客人帶到了旁邊的飯店桌子上。
“哎呀。”阮媚知道不能跟客人發火,可這種情景要她什麼也不說乖乖忍了她反而更難受,她回身一看,陸知新已經回了後廚,讓她悶氣又憋火,五嬸過來招呼她重新盛涼菜擺到櫥窗裡,順帶著勸她“客人太多了等不了就由他們去,這裡還有等著的客人呢,總得把他們先關照好才行。”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阮媚心裡發癟,晚上收拾碗筷時動作就慢吞吞的挨到了製作組上門的時間,陳景他們也見過阮媚兩次,可從沒有跟阮媚搭過話,不知怎麼的,竟是阮媚先上來問他們,“哥,你們的紀錄片拍完會不會給知新哥這放塊牌子啊。”
“什麼牌子?”黃一鳴沒聽懂阮媚的問題。
“就是那種會寫上《舌尖上的中國推薦》,黃銅色能掛在門口的牌子,好多紀錄片裡的店鋪拍完後都有這個牌子。”
“那都是自己定製的。”聽明白之後黃一鳴就戳破了阮媚的幻想,“這全國上下幾百家說自己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麵莊都有這個牌子,都說自己是正宗的,誰家門口都得掛這麼一個牌子,都掛的不值錢了。”
“怎麼,你想給小陸這也掛一個。”
阮媚歎一口氣,圓圓的眼睛配合無奈下垂的眉頭緊湊在一起顯得十分委屈,“隔壁仗著自己是連鎖店,總公司有名廚搶了我們好多客人呢,明明客人都是為了知新哥來的,他們光占我們便宜。我是想,要是有這塊牌子,人們就會相信知新哥的手藝,也能對我們這更包容一點。”
黃一鳴一聽,給阮媚出主意:“你拿個風扇對著菜吹吹,門口的人們聞著味道肯定就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