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東宇看來,這裡的一切都是值得被記錄的,鋪滿了殘葉的地麵,用磚頭搭起的土灶,堆在簡易房門口用麻袋裝著的土豆洋蔥,還有那昏黃的燈光下顯得分外油亮的備菜,如果食日傳說給人們呈現的鄉廚是這樣的,那麼還有人會去點擊他的視頻嗎?
食日傳說,嗬,嗬嗬,蠅頭小輩,就會裝一副好人樣,喜歡粉飾太平,林東宇就知道,劉澤成這個做錯了卻還要裝沒錯的個性改不了,遲早會讓他跌跤,不過既然要跌,當然要跌在自己腳下,這麼好用的台階不去踩,豈不是辜負了自己這些日子的良苦用心。
陸知新低頭做的認真,林東宇拍的動作也越來越膽大,直到他明確看到車輛的遠光燈亮起來才把自己又藏匿在空蕩蕩的水泥房裡,聽著旁邊傳來的動靜。
開著遠光燈來的車主是陳震,這已經是陳震今天跑的第三趟,第一趟去拉籠屜,第二趟去接陸知新,第三趟就是去剛開門的饅頭鋪那打包饅頭,陳震自覺每趟往返的時間差不多,沒想到回來就看到蒸屜已經上了鍋冒著白煙,煎好的釀肉尖椒堆滿一整個放魚的圓盤子,切好的豬頭肉片正像一座小山一樣壘起來。
這熟手乾活不說彆的,光看就讓人心情暢快,陳震叫上兩個年輕小夥把車上拉來的大桌子放下,又招呼著幾個已經醒了的工人把平時用的凳子都擺出來圍在圓桌旁。
這已經醒了的工人們摸著自己肚子問老板,這是給做了什麼好吃的,大早上的就香氣一股一股的往外冒,香的讓人睡不著。
陸知新在旁邊也聽到了眾人的討論,他臉上帶著笑,手上動作卻沒停,一盆盆燜子被倒扣過來,橫豎切幾刀燜子便被順滑的分成小塊,熱油先下燜子,表麵滑膩的燜子被油煎炸定型後再放入線椒圈和豬頭肉一起翻炒,特彆要注意的就是豬頭肉上的肥肉,這黏膩的部位實在太愛粘鍋了,陸知新不得不一刻不停的確保自己能翻炒到每一塊肉。
“麻煩有空給看一下灶的活,給蓄點柴火就行,不用大火。”陸知新自己動不了,隻好指示閒在旁邊的人去給看著蒸屜下麵的灶火是否還夠熱,搭土灶的工人當仁不讓,把周圍的碎葉子和附近修剪灌木的枯枝都聚在自己一邊,一點一點往灶裡送,續上火。
陸知新把翻炒均勻的豬頭肉燜子端出鍋之後地第一時間就是直起腰來狠狠抻了一下,工地上除了可以坐著燒火的土灶,另一個灶是簡易的煤氣灶,灶台可以任意擺放在每一個位置上,但陸知新根本沒有找到恰好在自己胸口下高度的位置,隻能弓著腰,像個小蝦米一樣蜷住上半身炒菜,這好不容易炒完一道,他得先伸展舒服再去侍弄下一道菜。
這工地上的人不多,陳震就搬來兩張桌子,人都能坐下,菜也就每一種都分成兩盤端上桌,量要一致,不偏不倚正好。
工地上原本用來給工具充電的外置插線板現在上麵插著四個不同樣式的高壓鍋,陸知新過去看了一圈,顯示屏都已經變成了保溫中的字樣,他端過來八個盤子準備往外盛,身後跟來了一堆人想看他鍋裡有什麼菜。
“早上起來收拾了嗎?刷洗了沒,彆都湊那,收拾清了就坐好了去。”陳震喊一嗓子,揮退了大概百分之八十的人,可還是有兩三個沒走,蹲那看陸知新打開的第一個高壓鍋裡有什麼。
陸知新打開的第一個高壓鍋裡放的是排骨,白菜粉條燉排骨,這排骨早早就弄好放進去了,粉條是到了之後才放的,因此撈出來的時候粉條還能掛在筷子上,不至於一夾就斷,但鍋裡的排骨肉已經酥軟了,盛菜的勺子稍微用勁就能脫下肉來,剩一根光亮的白骨頭,陸知新先撈已經軟成一條一條絲縷狀的白菜和粉條在下麵打底,再用筷子和勺子輔助,往外輕輕的撈排骨,這菜色,怎麼也還是要擺置好看才能讓人更有食欲。
林東宇在
旁邊看的著急,這人們一蹲一圍,他根本看不見陸知新在做什麼,他心一橫,從躲藏的牆柱後麵直衝衝的就朝著工地走過去,林佳佳麵帶慌亂的跟在他後麵,根本不知道他在打哪方麵的主意。
“哥,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呢?我能看看不。”林東宇看的清楚,陳震是這片工地上管事的,於是直衝過來的步伐到他麵前就停了下來,還立馬給自己編了一套說法,“我是葡萄網上的主播,這是我的助理,我們倆是打算來咱們這邊看看影視城,記錄一下咱們本地風情,沒想到剛一到這就聞見這麼香的味道,真是特彆幸運,能讓我倆在這看看不,我們保證什麼東西都不動。”
旁邊的年輕工人站那問:“那你多少粉絲啊。”
林東宇謙虛地說:“也就剛過五十。”五十萬的播主,怎麼樣,第一次遇見吧。
“啊?才五十,我們原來工地上那哥們天天踩梯子錄視頻都有九十呢。”年輕工人擺擺手,表示不值一提,雖然麵上表情沒有變化,但林東宇總覺得對方帶著幾分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