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給你看這個借據,的確是你外公跟我師傅寫的,把配方賣了。”田浩峰自己也覺得自己有點上門欺負小孩的意思,“我這記不住的配方我就不跟你要了,但是有一道菜,你得幫我把他做好嘍,做成你外公做出來的味道。”
陸知新看一眼田浩峰帶來的菜,有菠菜,豆腐,雞蛋,蘿卜丸子和豆腐丸子,還有幾塊燜子,他一看就明白了對方想做的是哪道菜,又或者說,是哪道湯。
熬菜,當然他們這邊不叫“ao”,而是叫“nao”,一聽就是放在鍋裡熬了又熬的意思。
這熬菜也不是正經的從冀南、豫北等區域帶過來的南瓜豆角土豆做法,而是他們本地最喜歡吃的一種,濃稠雞蛋湯裡放入丸子、燜子、菜彙成熱乎乎的一碗,是在婚娶、滿月時用來招待親朋、街坊的一種喜菜。
田浩峰所在的漁陽鮮老板,也是他的親家,人家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下個月就要辦酒席,本來作為上座的父母親,田浩峰不用自己動手做飯,但這個婚宴問了問女孩子想法,人家女孩說了羨慕她小時候吃過的那種婚宴,想吃老一輩的喜菜,不喜歡現在給親朋給好友早上就上一碗白菜粉條丸子的喜菜。
那人家女孩子要嫁給你家兒子了,也沒提什麼過分要求,而且人人都知道田浩峰他師傅手裡有的配方肯定都交給田浩峰了,那還用多說什麼呀,不做飯也得把配方給下麵的小廚子們寫出來,好讓他們當天婚宴就能給新娘子做好,讓新娘子高高興興地過了這個門。
田浩峰自己說田剛,其實他也是有些嘴上不牢靠,兒子跟未來的兒媳婦隻是問了問,他就滿嘴答應,還說一定跟女孩兒小時候吃的味差不多,給弄得更好吃。
結果田浩峰自己按照記憶試了七八種配比,不能說很相近吧,隻能說吃得他連自己吃過的舊時味道都給忘了,這樣下去,那當天婚宴他得丟大人。
陸知新不擅長拒絕彆人,而且那借據的確是外公的字跡,田浩峰又眼巴巴的看著他,陸知新拎起一袋子菜應了下來:“叔,我也隻能儘力,我的確還記得配方跟味道,我先做一鍋你嘗一下,要是味對我就抄給你,要是不對那就沒辦法了。”
“行行行,你能做就比我有辦法多了。”田浩峰一看有戲,趕緊跟了過去,進廚房一看,整個廚房都空落落的,使用痕跡也是舊的大於新的。
這道熬菜,剛好也在食譜上,陸知新按照配方先把料汁配好,這雞蛋湯要想濃稠,重要點就是在於放麵粉水,麵粉和水的比例最好在1:3,有些老廚師會提前把麵粉調好放在碗底,需要的時候放適量的水把表麵的麵粉和水進行調和,陸知新沒這個能力,乖乖的用盛米的量杯舀。
他一舀才發現,田浩峰帶來的是澱粉不是麵粉,哎呀,這可不行,不同的澱粉水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陸知新拿出量杯,對著田浩峰說:“叔,配方上是麵粉,我去旁邊家裡借一杯來,你等我一下。”
田浩峰哪好意思讓他去,跑了兩步就從旁邊村裡的超市扛回來一袋五斤裝的麵粉,還立馬打開了口,拿著量杯剛邁出門的陸知新立馬刹車回家。
配料的鹽、麵粉水等按比例放好,配菜菠菜、西紅柿洗淨切開,灶上的水煮開之後先熬湯底,放西紅柿出汁,撇去白沫,將雞蛋攪打勻稱後倒入鍋內,同時不斷攪拌,確保雞蛋凝結成蛋花而不是蛋塊。醬油、鹽、蠔油逐一加入,等鍋內開始鼓水泡,就把菠菜和燜子還有蘿卜丸子放進去,最後再放入豆腐和豆腐丸子,等到豆腐丸子半漂半沉時,放入麵粉水調至濃稠出鍋。
田浩峰眼睛都不錯開一直盯著,手在手機上努力記,連陸知新拿個碗承湯都差點寫在裡麵。
早飯睡過去還沒吃的陸知新聞著這熬菜的香氣,肚子早已經開始咕咕叫,但為了禮貌,他還是先舀上一碗給了田浩峰,自己再去盛下一碗。
對方的耐熱程度比他想象的要強,陸知新還在盛自己那一碗時,對方就用筷子夾了一個丸子放進了嘴裡,那可是剛出鍋的啊,還吸滿了湯汁,陸知新擔憂的看向對方,可彆把喉嚨口燙壞。
對方卻好像把他這目光理解成了彆的意思,田浩峰呼哧呼哧吃掉這顆丸子,拿著筷子的手就衝陸知新比了一個大拇指,“香,就是這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