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到夾林走走轉轉(2 / 2)

“是啊潘**,設施農業承載著農民致富的夢想,也承載著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希望。”高厚鬆道,“我們富祥作為農業大縣,一直都很重視。”

“往後,夾林鄉要緊緊圍繞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這個中心,在農業生產上要注重機械化、設施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效益。”潘寶山道,“放眼富祥縣,則要按照‘一個中心、四個基地’的模式,更多地建造現代農業示範區,帶動全縣的農業走向新型發展之路。”

“潘**,說到‘一個中心、四個基地’,還是當初你在縣裡工作時精心打造的品牌,一直是我們富祥農業的龍頭和形象工程。”高厚鬆道,“等會一路繞過去看看。”

“嗯,好。”潘寶山說著轉過身,“產業園還沒看全呢,食用菌種植也是你們富祥的一大亮點,走,去瞧瞧產業園內的菌類種植項目怎麼樣。”

“好的潘**。”高厚鬆點頭應著,道:“對了潘**,夾林的萬畝蔬菜基地申請省裡的蔬菜文化博覽園,前幾天已經獲批,不日將正式掛牌,屆時還希望您能前來剪剪彩,捧捧場。”

“可以,這是為富祥、鬆陽增光的好事,我一定來!”潘寶山笑道,“到時也讓媒體好好宣傳宣傳,製造出聲勢來。”

“潘**,蔬菜文化博覽園的冠名,可以助推各方麵的效益上提。”高厚鬆道,“最直接的就是還可以挖掘旅遊經濟效應。”

“發展旅遊經濟,本來夾林就有不錯的載體嘛。”潘寶山道,“以前就提過,還有金銀花種植基地、特色林果種植等觀賞點,連點成線、連線成麵嘛。”

“潘**,實話說旅遊經濟這幾年做得並不怎樣。”高厚鬆道,“還稍顯單薄了些,沒形成氣候。”

“嗯,鄉村遊這幾年吆喝得起勁,但真正能形成氣候的並不多。”潘寶山道,“關鍵是內功還沒練好,下一步還需要繼續加強。”

說話間,一行與會人員來到了產業園的菌類種植區。

“潘**,最近六七年來,富祥的菌類種植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有了發展的大環境,產業發展勢頭喜人。”高厚鬆適時介紹起來,“種植規模的擴張,引發了集

群效應,配套的食用菌檢測中心、物流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紛紛出現,這些都給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這是一個契機啊,你們富祥要牢牢抓住這個市場,我相信,富祥完全有能力將食用菌打造成百億產業。今後,要從兩個方麵著手加大發展力度。”潘寶山道,“第一,要用科技進步助推產業升級。技術投入力度的加大,能相應增加產品的競爭力,下一步,要想方設法提高食用菌產業科技含量,積極‘傍上’科研機構,引進新技術、研發新品種、配套新裝備。可以學習美味菇業公司,上馬自動拌料係統、雙衝壓半自動裝袋機、高壓抽真空滅菌鍋、無菌淨化接種車間、智能化溫濕度控製器等智能化高科技裝備進行產能升級。第二,要用品牌打造搶占市場高點。據我了解,目前富祥縣已擁有杏鮑菇、海鮮菇、白靈菇等十餘種食用菌中的高檔品種,十幾個品牌已經獲得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這就是擴大市場份額的有力支點,要充分利用好。”

“我們縣已經定下了目標,爭取三年內達到百億規模。”高厚鬆道,“現在相關推進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嗯,那很好。”潘寶山滿意地點著頭,“高**,時間不早了,產業園就看到這裡,接下來找個產業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