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魔聖看不起我但魔尊很愛我(2 / 2)

無數神秘繁複的金光符文在空中浮現又消失,明滅不定,虛幻又凝實。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孔夢尋用最標準的漢語,也就是所謂萬界的聖言,念誦著腦海中金色《聖言》為他浮現的經文。

其實當他從白澤那裡了解到魔界生靈受到天生血脈的限製,難以自己提升境界之後,他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了這篇經文,有感而發而已,沒想到與聖言所浮現的經文相當一致。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他以前讀到過。

“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

一步一言,金光璀璨,聖音入耳,自有所得。

一開始,魔聖們還在疑惑這小天魔到底在搞什麼鬼,念了好幾句根本聽都聽不明白的話,渾身還發散著讓魔們很討厭的恢弘聖氣。

然而聽著聽著,無形無色的聲音化成了一個個金色的字符,進入到了每一位魔聖的心裡,讓他們雖然聽不懂語言,但是自然而然的體悟了其中的內涵。

“天道,是以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但為何虛能勝實,不足能勝有餘呢?”幾位擅長吞噬魔道的魔聖族長——比如饕餮族與血族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從誕生以來,血脈本能與傳承力量都在告訴他們,隻有不斷的吞噬,不斷的掠奪,才能變得更強。

他們一直在追求“有”,從來沒有認可過“無”

也許“有”與“無”之間的關係,更加的微妙......

“太極誕生陰陽之力,天地才從混沌中分開形成。天地間六陰已到了陰虛大道的極限,那麼逢七又回歸到原初的天地之中。天地間的西方屬於金德,是最清正純粹的陰,極盛陰寒之力和最初的來源......”

諸魔聖所修的魔道自他們出生之後便被限定了方向與道路,雖然他們在變強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定的思考,但是由於方向被規劃的特彆清楚,麵對一些與自身魔道不相關的問題時,他們的思維就會遇到瓶頸。

要麼像狼人一族那樣走至剛至陽的殺戮或血戰魔道,要麼像幽冥族或血族那樣走至陰至寒的陰詭或吞噬魔道,再或者就是像天生魔獸混沌一族那樣走自身的混沌魔道。

但自古至今,很少很少有魔,能理清天地陰陽與混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