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完黃祖密信,黃忠當即重新部署兵馬。
照密信所述,區區建成縣,已經不配作為他的目標了
他的新目標,是沿贛水一線部署,直接威脅南昌。
敵若不救,則與黃祖水軍南北夾擊,直接拿下南昌。
敵若來救,一可設伏以逸待勞,二可讓劉磐劉虎二將,趁虛取其後方城池。
總之,救,則圍點打援,不救,則各個擊破。
黃忠下完令,還不忘將黃祖書信抄錄分彆送去給劉磐與劉虎,以讓他們與自己行動一致,互為配合。
隨著甘寧水軍封鎖贛水,黃忠先頭兵馬也抵達南昌,江東的兵馬,終於有了調動。
“報——”
“稟黃公,周泰與孫河二將已出丹陽,正向彭澤進兵。”
數日等待,黃祖終於等到第一封關於江東將士的信報。
黃祖拿了信報,連忙鑽入船艙,找到諸葛亮。
“賢婿,東邊有動靜了,周泰與孫河,此二人皆是孫策部屬,看來孫策小兒憋不住了。”
說著遞過信報,諸葛亮雙手接過,寥寥數語印入眼中。
“孫氏先棄水戰,如今合圍之勢已成,二將此來,應是援南昌的。”
黃祖瞥一眼諸葛亮麵前的巨大輿圖,尋到彭澤與南昌的位置,突然麵露一絲難色。
“先前得到消息,如今駐守南昌城的,是江東名將賀齊。”
諸葛亮自然沒聽說過這人的名聲,但看黃祖麵色,似乎這個對手,很棘手的樣子。
“此人有何過人之處?”諸葛亮好奇問。
“孫策下江東,所攻者不過丹陽吳郡等地,以江東之廣袤,豫章會稽又何止二郡可比,孫策之所以能迅速控製江東全境,這賀齊功不可沒。”
諸葛亮忽然想起了兄長諸葛巡說起過的江東本地勢力。
一為豪族,一為山越,不過最強的,就是能拳打豪族,腳踩山越之人。
這賀齊,應該就是其中代表了。
諸葛亮來了興趣,再度問道:“賀齊有何過人之處?”
黃祖想了想,“賀齊不僅膽識過人,且有勇有謀,當然最重要的是,此人在江東名望頗盛,昔日孫策命其平定會稽南部叛亂,叛將商升見賀齊而降,其餘叛軍頭目,也被他使詐離間後所敗,而賀齊兵馬,不足叛軍一成。”
諸葛亮聽了,心中排了排位置,此人恐怕比蔡瑁要強些。
蔡瑁在荊州,同樣是助劉表平叛,雖成果顯著,但過程坎坷,不似賀齊這般所向披靡。
賀齊差的,恐怕也隻是出身而已。
黃祖接著道:“賀齊在南部閩越之地,築城設縣,收編山民,新設南平,漢興,建安三縣,鑄耕墾荒,其名望一時無二,如今坐鎮南昌,南昌數萬百姓,必與之共進退。”
諸葛亮注意力停在了三縣名稱之上,有些出神。
南平,漢興,建安。
南方平定,漢室複興,建安年號。
諸葛亮心有觸動,凡此種種,讓他想到了兄長所為。
兄長諸葛巡革新農事農具,耕種之法,又在章陵郡擴城建城,興建工坊,鼓勵通商。
想必這賀齊,一定與兄長有許多共同話語吧。
“若這賀齊果有其名,倒不失為棟梁之才,拘於這山間僻壤,倒是埋沒了。”諸葛亮道。
“可不是麼,孫策小兒隻知打打殺殺,應該是孫策投效他才對!”黃祖忿忿道。
這便是門第之見啊,富春孫氏,在中原或許不入流,在這江東,也算一方豪族。
難怪兄長說這亂世皆是豪族遺毒。
諸葛亮目光落在輿圖上的豫章之地,若有所思。
黃祖好似又想起了一件事,說道:“賀齊雖兵少,裝備卻異常精良,且兵士強健,山越皆畏之,不願與之為戰,賢婿可有對付賀齊之法?”
好吧,更像兄長了。
兄長那四十名全副武裝的部曲,也在這船上呢。
“黃公隻需按原計劃行事即可,先圍南昌,再等漢升兵至,再合而擊之,在此之前,隻需提防彆處援軍即可。”
黃祖點頭,“也隻好如此了,某先通知興霸,得防著周泰走陸路。”
說罷,黃祖離去。
南昌城瀕臨贛水,卻偏偏在贛水以東,在包圍圈外。
周泰走水路肯定吃虧,但選擇從陸路支援南昌,繞是繞了點,這樣難題就拋給江夏軍了。
···
廬江郡,皖縣。
皖水注入江水之口,便是皖口,周瑜與諸將,便駐紮在此地。
周瑜立於江邊,望著停靠的那區區十數隻艨艟,隻能望江興歎。
“與黃祖比,我方水軍近乎於無。”
程普立於周瑜身側,回道:“老東西我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坐這玩意打仗,公瑾,主公命我等援柴桑,又不給船,如何援法?”
周瑜望向程普,倏然一笑,“老將軍既擅陸戰,瑜倒有一計,可解柴桑之圍。”
“哦?公瑾有何良策?”
“黃祖傾巢而來,江夏必定空虛,老將軍不如率一騎兵,自尋陽繞道橫崗山,奇襲蘄春,再一路攻向西陵,黃祖焉能不回援江夏?”
程普眼前一亮,“既如此,還援個甚的柴桑,直接捅了黃祖老兒老巢去!”
“據報,江夏諸將多數出征,都尉蘇飛坐鎮西陵,陳就為蘄春督,此二人,定不是老將軍對手。”
“公瑾可是定了?”程普還以為周瑜是在與他商議呢。
周瑜點點頭,“隻是助柴桑解圍而已,方式並不重要,韓義公也不會水,為將軍副將吧,吾再命彆部司馬陳武為先鋒,率廬江精銳助戰,子敬親為老將軍調撥糧草。”
程普爽朗一笑,周瑜這一頓任命,幾乎將廬江大半的兵馬調配給他了。
這定是酣暢淋漓的一戰。
“公瑾,那你呢?”程普問。
“黃公覆擅水戰,這邊便交給他了,再有蔣公奕自蕪湖而來,數日便至皖口。”周瑜指了指那些艨艟,接著道:“老將軍一得手,黃祖必率水軍回援,大船回江夏,逆風逆水,速度奇慢,這些輕便艨艟,便可追而攻之。”
“公瑾妙計啊!”程普大呼。
他意識到了其中關鍵,此計若成,不僅解了柴桑之圍,完成主公交待之任務,還能聯合諸路水軍,以弱戰強,追擊行動遲鈍的江夏水軍。
最為關鍵的是,若他進展順利,趁著江夏空虛直搗西陵,黃氏休矣!
江夏便歸主公所有了!
屆時他程普,自然位居首功!
從極端的被動,到局勢大好的主動,一切皆在公瑾之計,一切皆在他程普之行。
程普重重拱手,“末將這便去整備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