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2 / 2)

說出這話,諸葛巡覺得自己臉有些發燙,單論郡中政務,他還真沒好好處理過。

正說間,黃月英過來了。

“阿璃,你來了。”黃月英對著劉琦微微欠身,算是見禮,然後與劉璃合案而坐,兩女頓時手挽著手,十分親切。

堂上頓時成了兩女的主場,諸葛巡諸葛亮與劉琦,一邊品茗,一邊相視笑笑,很少搭話。

兩女說著說著,黃月英就要劉璃留下來陪自己,反手將諸葛亮晾給了諸葛巡,諸葛巡倒喜聞樂見,兄弟倆好久沒一起住了。

倒是剩下的劉琦,有些突兀。

劉琦:那我走?

夜色降臨,燈火昏沉,諸葛兄弟同榻而眠,兩人倚靠著憑幾,繼續聊著白日的話題。

“兄長以為,若使君聯合黃氏蔡氏一起對豫章用兵,能成否?”

諸葛巡不假思索道:“單論戰事,難說,江東亦不乏能臣武將,想以戰事勝之,不易啊。”

“依兄長之見,最佳策略依然是以綜合力勝之嗎?”

“自是此理,不過江夏地處四戰之地,黃氏實力與名望皆首屈一指,然為兄發現黃公治郡,猶其嚴苛,江夏百姓,多有西遁南郡,或南逃江東,三弟若有機會輔正,此乃當務之急。”

諸葛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在兄長那一套治理思路中,人口都是十分關鍵的因素,特彆青壯人口。

江夏的情況他也知道一些,他們往南郡跑,或往江東跑,除了江夏時常發聲戰事外,黃氏的嚴苛,也起到了不小的影響。

歸根到底,黃氏還是時代性十足的豪族,而且通常勢力越大的豪族,對百姓的壓榨,也就越狠。

黃氏的土地哪來的,肯定不是彆人自願給的,與大部分豪族一樣,都是貧農那裡兼並得來的。

再者,黃祖尚在,雖然他主軍事作戰,但唯一權威,依然是黃祖。

有些東西想改,是沒那麼容易的,道理誰都懂,但要他們交出實打實的利益時,就沒多少人願意了。

這也是古往今來,凡是變法變革,都阻力重重的原因。

想到此處,諸葛巡真替三弟捏一把汗,黃氏這個“二當家”,未必好當。

“三弟也無需操之過急,可與章陵一般,先從農學開始,畢竟隻有種出更多的糧食,才能讓那些想著離開的人待下去,若非走投無路,誰又想背井離鄉呢。”

“兄長所言極是,弟記下了。”

諸葛巡又道:“三弟身份特殊,且年幼曆淺,黃氏之人未必心服,不過三弟隻消秉持一個初心立場即可,那便是不為諸葛氏牟利。”

諸葛亮早習慣兄長事無巨細地交代了,不為諸葛氏牟利,道出了他在黃氏的立身原則,這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兄長放心,弟心中有數。”諸葛亮道。

兩人相視一笑,一個話題結束,一時沒想起下一個,兩人皆是愣了好一會。

諸葛亮好似感覺到了什麼,“兄長不多待幾日?”

諸葛巡打趣道:“剛剛讓三弟給黃氏打白工,總得有人替咱諸葛氏打金工吧!”

說完又補充一句:“若三弟遇到難處,兄才好支持嘛!”

諸葛巡意有所指,指的是月水寨,諸葛亮心領神會,如兄長重視那般,或許那裡會成為諸葛氏的興隆之地。

“兄長放心!真到那時,弟不會跟兄長客氣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