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戰亂前奏(1 / 2)

章陵郡,複陽縣。

劉備在複陽縣待了兩日,除了與諸葛巡走鄉訪裡外,兩人也進行了一次較為正式的談話。

核心的問題,還是如何對待徐晃這一存在,因為他與郭嘉占據著宛縣以及整個北方。

這樣,諸葛巡就不得不與劉備一起算一筆賬了。

是在曠日持久的對峙爭奪之中不斷投入錢糧、時間、精力,甚至兵士的性命,還是專注提升實力,養精蓄銳之後碾壓一波。

然後劉備提出疑問,你在積蓄,對手也在繼續呀。

諸葛巡無法反駁,但這才是諸葛氏運營的核心魅力啊。

彆人種田產三石糧,我能產六七石,我一年還能種兩熟。

你怎麼跟我比?

這還僅僅是糧食一項影響,彆的影響還多著呢。

隻不過,對於劉備,諸葛巡也沒有和盤托出,光農事一項,就夠他先忙活一陣了。

於是劉備告彆諸葛巡與諸葛亮,並根據指引,往章陵縣找石韜與黃叡去了。

往後幾日,一經有空,諸葛巡便與諸葛亮一道前去月水寨。

偌大的一片土地,兄弟兩人有商有量,一起規劃起各項功能區,以後工人住哪,生產製造點在哪,生活區域在哪,要打造那些防護設施與警戒設施。

三弟對於此種事樂此不疲,甚至連晚上回到複陽縣,也依然秉燭畫圖。

除了月水寨,還有複陽縣,作為未來的樞要城池,複陽縣或許會成為諸葛氏新的軍械製造基地。

山勢險要,易守難攻,區位關鍵,坐斷南陽與汝南這天下兩大郡,倚沔水之近,扼淮水之源,順水勢可對江水與淮水皆施加影響。

孫吳大帝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合肥城,在諸葛巡眼中就如一級台階一般簡單,而且是下台階。

目前來看,諸葛巡找不到更好的地方。

而且在桐柏與大複兩座大山之中,必然也有不少其他礦藏,前期靠輸送,或許未來,可以實現就地補充。

諸葛亮待在複陽幾日,簡直不想回隆中了,因為這裡的事太多太新了,很能滿足他的奇思妙想和構思欲望。

他甚至寫了一封信給黃月英,讓黃月英也來。

對於三弟的舉止,諸葛巡向來是包容的,喜歡待複陽就待複陽,隆中那邊,已經是按部就班的狀態,再者還有韓嵩盯著。

忙碌一天的兄弟倆,從月水寨回到宅中,諸葛亮詫異發現,黃月英竟然到了。

自己的信,怕是沒到隆中吧。

此刻她正一人跪坐在堂中,身旁隻有一名侍女陪著。

“月英,吾給你去信了,你怎來得如此之快?”諸葛亮驚喜問。

黃月英抬眸,眼中卻是帶著一絲哀傷,“夫君,堂兄他……戰死了。”

沒來由的一句話令諸葛亮一懵。

堂兄?黃射?怎麼會突然戰死呢?

江夏並無戰事呀。

再說何等規模的戰事,能讓黃祖的獨子戰死。

諸葛巡也聽出了不對,隱隱覺得應該是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大事。

“三弟坐下說。”諸葛巡提醒道。

諸葛亮挨著黃月英坐下,關切道:“江夏發生了戰事?與誰?”

“江東孫氏。”

黃月英簡潔的回答,令諸葛兄弟皆有一絲費解,諸葛亮旋即望向諸葛巡。

“這劉孫盟約,乃是為兄看著簽下的,作不得假,孫策誌在中原,斷不會以此下作手段來汙自己名聲,恐怕其中,尚有曲折。”

諸葛亮緊鎖眉頭,開始揣摩。

這時黃月英講述道:“伯父正是照約收取江夏失地,卻被江東兵馬設伏襲擊,好在甘興霸助伯父殺出重圍,但留守江上的堂兄卻被徐盛伏擊,火燒致死。”

黃月英目光中流露哀婉,蹙起的秀眉又透著一絲慍怒。

諸葛巡知道,她與堂兄的關係,是很親的。

黃氏偌大的家族,主脈這一代就他們一男一女兩位孩子,黃祖幾個小兒子,都早夭了。

旁支黃忠本來有一個兒子,也早夭了。

諸葛巡曾在黃氏彆苑見過黃射,比自己年長幾歲,給人的感覺是溫文爾雅,不過他文才與武藝皆不錯,至少比諸葛巡是高不少的。

劉表初到荊襄時,年紀輕輕的黃射便助劉表執掌章陵郡,也就是諸葛巡現在這個位置,某種程度來說,這也算是緣分。

諸葛巡還聽說過黃射與撕逼小能手、大才子禰衡是摯友,隻不過這段友情以悲劇收尾。

禰衡被黃祖所殺,不僅僅是因為禰衡嘴臭罵他,更是因為黃祖對黃射期許很深,不希望黃祖與之為伍。

江夏黃氏,能立足江夏這麼穩固,靠的不是舞文弄墨,而是江夏水軍。

誰能想到,在一片和氣之中,竟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一件事。

諸葛亮思忖片刻,依然想不通問題所在,沒理由啊,沒道理啊,孫策沒有這樣的動機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