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董襲勒轉馬頭,向東而去,前陣騎兵也紛紛效仿。
就在此時,變故橫生。
後軍騎兵見董襲掉頭,便以為是己方敗了,紛紛學樣,直接馬頭一轉,折向東麵撤了。
甘寧的阻斷,讓董襲軍的傳令斷開了。
“混賬,我說的是前軍後撤!”董襲心裡罵娘,但這就是戰場的變數。
軍令不通的結果,就是各自為戰。
特彆兵馬越多,軍令就越難傳達。
有時候明明是十萬大軍,甚至數十萬大軍,卻因一場小敗的連鎖反應,演變為一場十數萬人的大潰敗。
董襲見此,心知此戰休矣,重整旗鼓,變成了潰敗。
甘寧見狀,也有些始料未及,我才剛剛殺到,怎麼董襲軍就撤了?
黃祖也恰好看到這一幕。
董襲軍抽身撤去,甘寧數十騎從後軍殺出。
很容易就因果聯係了。
原來是甘寧殺到,才嚇得董襲軍膽寒直接撤了。
“壯哉甘興霸!”黃祖大呼一聲。
其餘將士也跟著喊道:“壯哉甘興霸!壯哉甘興霸!”
甘寧一聽,心頭大悅,數年來,從未有今日這般高興。
這是一種認同感,也是一種歸屬感。
他自益州隨波逐流,被人利用、看輕,乃至唾罵,但最終,他還是找到了歸宿。
想到黃祖將軍的戰時讓馬,見到全體將士的認同,竟讓他這漢子眼中似有東西欲奪眶而出。
身後那三十八騎兵,又何嘗不是這般感受。
然而戰場的動容,往往隻有瞬息。
淩操軍殺穿鄧龍軍陣,直接衝擊黃祖的軍陣,此刻的淩操,渾身浴血,戰意凜然。
黃祖回神,看著他,竟令他心頭一顫。
淩操此人,勇武過人不說,還悍不畏死,一直以來都是江夏黃祖軍的心頭大患,這下雉縣,便是被其硬生生死磕下來的。
一直以來,黃祖對其都十分忌憚。
沒想到今日這人竟殺到了他眼前。
在黃祖的注視下,手持一把大斬馬刀的淩操,麵對盾陣,竟然生生劈開了去,其身後跟著的一群部曲也是一個抵一個瘋狂,直接朝著盾牌飛踢,寧願與之一齊栽倒。
其後更有無畏者直接殺入,一副同歸於儘的架勢,那場麵竟有些駭人。
淩操大刀不停劈擊,黃祖那些弓兵轉過來的步軍,根本連一合都擋不住。
黃祖一陣後怕,這淩操戰鬥凶惡,果然名不虛傳,若這時加上董襲衝擊他的陣勢,此戰必敗無疑,就連他,恐怕也要命喪於此。
幸好甘寧擾亂了董襲軍陣,幸好董襲弄巧成拙,整兵變成了撤兵。
感謝甘寧!
不對,要感謝諸葛巡賢侄,要不是他舉薦甘寧,今日他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黃祖可不認為,淩操殺了他,會讓他留個全屍。
黃祖焦急之時,本能地望向甘寧,卻見甘寧已率人驅馬趕來。
“擋住他們!”黃祖大喝!
先登死士,是孫堅舊部一貫的傳統,除了悍不畏死,也是配備了最精良堅固的鎧甲,不然與送死何異。
與之相比的黃祖步軍,除了少數盾兵,大部分是水軍弓兵,要知道配甲,是會影響弓箭手發揮的。
兩相交戰的結果,那就是淩操長驅直入。
甘寧見此情景也是一驚,難怪鄧龍這麼快被其破陣,連城牆都啃的下來,區區鄧龍,確實不夠淩操看。
淩操殺得江夏的步軍都有些不敢上了。
如此進擊速度,竟讓甘寧有種拍馬難追的感覺,而且他與黃祖之間,還隔著不少兵馬,而非一片空地。
“興霸,用弓!”
身側一名兄弟連忙叫道,顯然看出甘寧想去援黃祖。
甘寧下意識地向後伸手取弓,卻摸了個空。
馬背上空空如也,隻有舒服的毛墊。
糟糕,剛才與黃將軍換馬了,弓箭在黃祖那邊。
“興霸,接著!”
身側拋過一副弓箭,其弓身光滑,反握之處還有箍金紋飾,拿著十分合手。
這是隋姓兄弟的寶弓啊,平日裡找他借來打個獵都不肯。
甘寧戰馬立定,深吸一氣,徐徐開弓,伴隨這個動作,甘寧能感受到弓身彎曲帶來的力量積蓄。
“果然好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