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水流小易渡,以易搭橋,此城若在曹軍手中,恐平氏永無寧日,但比陽若在我方手中,曹軍想渡河便沒這般容易了。”
兩人一道說話,走入縣府,鐘昆恭敬地迎候在旁,見兩人說話,很有眼力勁地沒有出聲打擾,而是在後頭跟著。
“占領比陽縣後,加強其防護力,將之打造成比水橋頭堡,以保平氏縣無虞,未來若反攻舞陰,比陽亦可作為支點。”
諸葛巡分享著自己的打算,徐庶連連點頭。
“府君設想,十分可行,文長主力可是衝比陽去了?”
諸葛巡頷首,“元直可有主意?”
徐庶神秘一笑,“府君如此自信,何須再問庶呢?”
諸葛巡有些懵圈,自信?
從何談起呢?
兩人一起入堂,徐庶引諸葛巡坐於主座,而後開口:“府君提前從隆中調來諸葛八牛弩,是早對比陽縣誌在必取了吧。”
諸葛巡一愣,諸葛八牛弩?
三弟給安排上了?徐庶還將它帶來平氏了?
諸葛巡不動聲色道:“不如請元直籌劃攻取比陽縣。”
徐庶低眉思忖,而後抬頭一笑,“府君使萬事皆備,庶敢不遵命。”
諸葛巡又與徐庶就細節對照一二,然後粗略定下奪取比陽的方案。
完成時,天色已昏,兩人告彆歇息,隻是心寬的諸葛巡是真的去歇息了,而徐庶卻取尋來鐘昆,兩人一起去平氏幾大豪族之中借船,用以明日運送物資之用。
回來之後,徐庶又掌燈將原本鐘昆呈上的文書簡報一一批複完畢。
翌日。
一大早,諸葛巡起身時,平氏縣府外已集結千餘兵馬。
徐庶對諸葛巡介紹,還以縣府名義征發了千餘民夫,主要用於運輸器械,他們天一亮就出城了,如今恐怕已經在裝船過河了。
見一切都井井有條,諸葛巡大為放心,這種感覺,就很棒!
卯時中,平氏兵馬出擊,諸葛巡作為統帥隨軍,想不到來到章陵郡三個月,守土之賊就對北麵發起了主動進攻。
到未時,正是一日裡最熱的時候,即便諸葛巡騎馬,也出了一身的汗,諸葛巡見將士們,也被曬得有些發蔫。
魏延派人傳信過來,聲稱徐晃已回舞陰,引敵之計,算是成功了。
未時末,遠在舞陰的徐晃得到令報,稱魏延已經轉而向南,而且比水之中有兵馬渡河。
徐晃這下才反應過來。
魏延此舉並不是為了將他調回舞陰,而是為了趁機奪取比陽縣。
“這等深遠的謀略,到底是何人所出?”
徐晃心知他此刻再出兵援比陽縣,已來不及了,不過,他還是下了一道手令,讓比陽縣守軍能守則守,若是在事不可為,就找機會突圍撤出,他承諾不追究逃跑之罪。
失去比陽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徐晃將這份罪責,擔到了自己身上。
現在,徐晃反倒是希望這手書能快一些傳到比陽守軍手中,如此一來,能少死一些人。
比陽縣外。
魏延與諸葛巡會師,城外頓時聚集了四千餘人,比陽縣守軍看著這一幕,大為震驚。
即便收到了有兵馬渡水的消息,可北方南下的魏延卻讓他們最後的抵抗心態都蕩然無存。
諸葛巡與魏延騎馬並立,在他們之前的,是一架諸葛八牛弩,八名熟悉的部曲正在操縱。
前排義陽營的將士們,皆十分好奇地看著,這等武器,這還是頭一遭見。
看著那近丈長的箭矢,需要兩個人抬著,才能上架。
一名部曲小跑過來。
“主君,八牛弩已調試妥當,是否發射?”
諸葛巡先看左側魏延一眼,再看右側徐庶一眼,又側過頭看看前方的八牛弩。
八牛弩的第一戰,諸葛巡打算用它來破城門。
魏延與徐庶皆點點頭,示意萬事皆備。
“將城門給我射爛!”諸葛巡下令。
部曲一拱手,“唯!”
而後跑到八牛弩前,下令說了幾句,部曲們當即開始忙碌起來。
四四一組的轉軸者,扭動十字輪盤,積蓄勢能,將弦收攏。
兩人部曲抬箭上架。
“預備!射!”為首部曲下令。
其中一名部曲立即用錘子敲下扳機。
“隆”的一聲聲響刺入眾人耳中,十分刺耳難受。
隨後下一瞬間,便是“咣啷”一聲回應。
八牛弩之矢,徑直射穿了左邊的大門,在門上留下一個大洞。
這等威力,直接令前排將士們傻了眼。
這等距離,這等威力,預示著什麼,他們這些衝鋒陷陣的將士,最是明白不過。
這意味著他們日後無需再去攀爬那高聳的攻城梯,硬吃上方的石塊,箭矢,刀槍。
這意味著城門從此形同虛設。
這是能改變這個時代戰鬥模式的利器。
一矢射出,部曲們當即開始準備第二箭。
而此時城中,已是徹底亂了套。
原本準備守城的守軍,被慌亂和恐懼所籠罩,特彆駐守城門的守軍。
一聲炸響之後,城門竟出現一個大洞,厚重的木門被生生射穿,一根碩大的箭矢射穿城門後,依然飛出一段距離才插入地中。
隻不過不深,不出一會就攪起一抹土,翻了。
不等守軍回過神來,又是轟隆一聲炸響,幾乎令守軍都一陣顫栗。
但這一聲過後,城門卻是無恙。
城門守軍不明所以之時,這回輪到城頭的守軍瞠目結舌了。
一根近似胳膊粗的箭矢,竟然生生插入了城門附近的牆體之中。
他們三三兩兩探出頭去,目光難以置信地落在那根箭矢之上,城頭上頓時人聲鼎沸。
“這是什麼箭?竟能射入牆體?”
“還有多少?這城還能守嗎?”
議論聲此起彼伏,城頭一片混亂,軍心大亂。
另一邊,部曲小頭領見調整角度的第二箭,反倒射歪了,不由輕抽自己一個嘴巴,又開始進行位置校正。
半晌後,下再度下令:“開弓發射!”
部曲們按部就班,動作飛快,開弦完畢,箭矢上架,眾人退開,一錘落下。
“隆!”
箭矢激射而出,這一箭,正中城門兩扇門中間。
雖未穿透,但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門栓射斷。
且餘勁直接將大門衝開,城內城外,兩軍可隔門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