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賊自己老婆不知丟哪了,七夕佳節來搞事情。
本打算帶蔡蔻出遊的,這下泡湯了。
諸葛巡忽地想到昨日劉表之信,頓覺一陣狐疑。
劉備這個時候約起眾人,會不會與北方戰事有什麼牽扯?
他可是記得,曆史上袁曹對戰,劉備是一門心思站在袁紹一邊的,還親自去汝南一個勁地捅曹操腚眼。
當然最後,曹操還是頂住了局勢。
隻怕到了這種時候,袁紹不會無動於衷,劉備也不會袖手旁觀。
隻不過諸葛巡卻無意於此。
他隻想種好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當然這個後麵要乘以千萬。
然而事情還是沒有諸葛巡想的這麼簡單,第二日,章陵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劉表幕僚,王粲。
諸葛巡隻聽說過這是建安七子,卻沒背誦過王粲哪首詩賦,想來沒留下什麼傳世之作。
當然,也可能是諸葛巡孤陋寡聞。
倒是張羨叛亂時,蔡瑁出兵前,劉表命他作了討賊賦,以彰顯師出有名。
這個時候這一套很流行,群雄討董時有矯詔,袁紹出兵前也要發檄文,還有許多的虛空詔命,主打一個師出有名。
諸葛巡在正堂接見,王粲個頭不高,長得也不好看,麵容瘦削偏偏又顴骨突出,有刻薄相,加上那放飛的淩亂發髻,袒胸的戰國直裾,真是……辣眼睛。
長得好看的那才叫放蕩不羈,長得醜的那叫邋遢流氓。
也難怪劉表不待見他,諸葛巡第一印象也很差,隻是瞧其風塵仆仆的樣子,故作關心一番。
“仲宣一路辛苦,快快入座,來人,看茶。”
論年紀,王粲比自己還小,剛過加冠年紀,想來應該是有真才實學,不然也不會這等年紀便能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吃得開。
王粲落座間,諸葛巡輕問一下身側的馬良,“你可知此人來曆?”
馬良附耳輕言:“王仲宣乃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何進長史王謙之子。”
好吧,是我草率了。
見王粲坐定,諸葛巡拱手笑道:“久聞仲宣才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真年少不羈,恣意灑脫,巡不甚榮幸!”
這些年入鄉隨俗,諸葛巡的說話藝術,也是有長進的。
一個人長得醜,那就誇他有才華。
王粲隨性攏手,歪頭回禮。
“府君謬讚了,今奉使君之命前來,是為新野之行。”王粲開門見山道。
諸葛巡心生不妙,看來袁曹大戰,不僅劉備坐不住,連劉表也蠢蠢欲動。
看來新野的局,未必是劉備攢的,也有可能是劉表。
深入一想也釋然,劉表畢竟與袁紹是同盟,那邊都決戰了,這邊一聲不吭,說不過去。
“曹賊不軌,敢作亂違,現下雒陽激戰正酣,使君欲趁此良機,上征下戰,收複宛城,去暴舉順,直取許都,以援袁軍。”
王粲聲音洪亮,堂上堂下聽得清晰分明。
氣勢是有了,隻是,這是劉表的戰術麼?
怎麼你就這樣明牌了?
這章陵郡內有沒有曹軍細作諸葛巡不知道,但肯定還有蒯越的“眼睛”和“耳朵”。
諸葛巡笑著攏手,問道:“使君既有大計,不知是否明確巡之任務?”
王粲一愣,“倒是未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