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巡將劍還給劉備,他哪有什麼洞察力,不過是刻板印象,說這番話,諸葛巡不過是鼓舞鼓舞劉備。
兩人一齊入府君事堂,早等候在那的張靖立馬過來。
“主君,今早粟米價格已逾一千四百錢每斛。”
“杜氏開始售糧了嗎?”
張靖搖頭,“三家依然在小股吃進,緩步推動糧價。”
諸葛巡也是感慨啊,相對原始的市場,戰亂的環境,讓原本就不多的官市規則,幾乎蕩然無存。
糧市被純粹的供需與情緒主導,這種時候,誰手裡糧多,誰就是贏家。
這種優勢,幾乎是絕對的,這種絕對的優勢,也將讓某些人逐步異化。
僅僅是翻一倍的價格,諸葛巡覺得太小兒科了,更離譜的事,他可見得許多,五十萬馬克的麵包,可不是虛構的故事。
“元直有消息嗎?”諸葛巡問。
“船已到章陵,想必再有兩日,第一批糧食,應該能到湖陽了。”林默回道。
“張曹掾,聽到否,隻剩兩日了,讓糧價再飛一會!若是錢不夠,儘管找本官開口。”
張靖一拱手,立即帶上他的人去忙活了。
劉備不解,開口問:“聽先生之意,張曹掾所行之事,非但不是穩定糧價,反而是推高,為何如此?”
“隻有糧價真的一直在漲,才會讓百姓與杜丁高三族確信,日後糧價會一直漲,如此他們才肯下血本。”
“那百姓豈不是……”
“玄德多慮了,本官不是已公告全城,讓百姓不要介入糧市,百姓若聽從,便相安無事,若有人妄圖借機牟利,那日後有個好歹,也是咎由自取。”
劉備有些無語,對諸葛巡的看法,又多了一條:有限的仁義。
他內心還是認為,百姓應該一視同仁,有一個算一個,不能區彆對待。
瞧劉備麵有優思,諸葛巡不由忍俊。
玄德啊玄德,你這叫聖母。
對此諸葛巡不批判,不反對,隻是自己不會這麼做。
比如那些參與進來的投機者,吃乾抹淨的時候目露凶光,傾家蕩產的時候想著自己是一份子了,諸葛巡對此隻會說:“好死!”
當然,諸葛巡不會讓他們真的死了,隻要肯賣力,是不會死的,章陵郡那裡要築新城,應該很缺人的。
這或許就是人與人的差彆吧。
劉備本想留兩日看看諸葛巡如何力挽狂瀾,平抑糧價,但諸葛巡的操作,令他著實看不懂。
他想回新野了,但心中似有一股吸引力,將他留在了湖陽,他想看看結果。
兩日後。
在張靖騷操作下,成功將糧價送到了一千六百錢每斛。
當然,這種操作是有代價的。
劉備坐在諸葛巡身側,聽著張靖的彙報時,人簡直聽麻了。
主管坊市的郡吏,每天乾的事就是賠錢去推高糧價。
張靖又來了,劉備知道他又賠錢了。
“主君,今日折損五銖錢一萬三千有餘,糧價已逾一千七百錢每斛。”
“好!”諸葛巡讚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