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玄德送糧(1 / 2)

王濟已從太守口中聽出那層意味,而且還要他來打頭陣。

“這……”王濟支支吾吾。

看其似有難言之隱,諸葛巡更加肯定了心中猜想。

世家搭台,群雄唱戲,而在世家的背後,或者說世家之下,是以豪強莊園模式為基礎的生產模式。

若說世家是曹操袁紹們的擁躉,那麼類似杜氏,就是世家的擁躉。

蒯氏執掌章陵近十年,杜氏作為湖陽縣首屈一指的最大勢力,湖陽縣首富,會與蒯氏沒關係?

用腳指頭想想,沒關係做的到一縣首富嗎?

所以蒯越投曹了,曹軍來了,劫掠了百姓,卻與杜氏相安無事。

“府君新任,想來那杜旭應該明白,會有所表示的。”

諸葛巡眉頭一皺,看不起誰呢?

我要的是那三瓜倆棗麼?

“縣君隻需依令行事,又不是讓你去劫掠抄家,本官可不行曹賊之事!”諸葛巡敦促道,完了又補充一句。

“記得帶些人,官府問話要有氣勢,不為權勢折腰。”

“喏。”

王濟領命而去,諸葛巡又喚一聲:“文長,你帶人跟去看看,若杜氏怠慢縣君,便將人拿來見我。”

魏延一拱手,“唯!”

堂前還有不少待命的縣吏,皆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新任太守太猛了。

這個猛,不僅僅是當日將曹軍擊敗,將主將章猛生擒,於百姓麵前當場斬殺。

更是緊接著就將主意打到了湖陽縣豪族杜氏身上。

先前好似也沒有聽說過荊州有這麼一位猛人啊。

魏延離去後,諸葛巡自顧查看起滿桌案的竹簡,然而看了幾份,便沉不下心思。

他站起身,朝著外麵走去。

縣府外的空地上,部曲們正在分發食物與衣裳,縣吏們忙前忙後,諸葛巡乾脆往台階上一坐,看著下邊的人忙碌著,心才稍安。

跟在諸葛巡身旁的林默問:“主君,為何坐在此處?”

“是我將事情想得簡單。”

諸葛巡沒由頭的一句,令林默有些困惑。

諸葛巡又接著道:“我原以為,治一方百姓,足衣足食乃是一件簡單之事,正如我等在隆中所為,卻不曾記得,襄陽與隆中之安定,乃是南陽作為戰亂屏障換來的,如今,我所治之章陵,卻成了這道屏障。”

林默摸不著頭腦,不清楚諸葛巡說這話的深意。

諸葛巡看著林默一笑,吩咐道:“替我給三弟寫封信,就說為兄要諸葛連弩,大黃強弩,諸葛八牛弩,多多益善。”

林默這下懂了。

“這便去。”

至於偏廂車,暫時是指望不上了。

諸葛巡原本想,荊州是荊州,章陵是章陵,劉表是劉表,諸葛氏是諸葛氏。

自己所做的,就是興修水利,普及農學,給章陵百姓溫飽這麼簡單。

現在看來,他們的生命保障,都尚未周全。

這個時候的劉表,四麵皆有戰事,可謂四麵楚歌,也沒有多餘的力量能支援章陵。

所以,必須要讓諸葛氏的力量介入章陵郡,其它的不良影響,隻能往後靠了。

諸葛巡相信給他一兩年時間,章陵郡定能風貌大變。

不過如此一來,安全問題或許是解決了,但又會出現新的問題。

諸葛巡要抑豪族,但諸葛氏介入章陵郡的話,那毫無疑問,諸葛氏就成了最大的豪族。

這不是監守自盜的問題,這是能不能服眾的問題,隻能說,太進步與先進的理念,未必適用與當下。

最好的方式,也是當下最盛行的方式,就是將章陵郡當作自己的產業一般來治理,而非是一介流官。

所謂的諸侯割據,便往往是從太守一級開始的。

諸葛巡心中吐槽:上這牌桌來,竟還得先遵循規則,可謂是自己被時代同化了。

傍晚時分,王濟回到縣府。

“府君,杜氏願出糧食五百石,以資湖陽百姓,杜氏家主杜旭稱府君來得突然,且時辰已晚,杜氏全無準備,明日定好好為府君接風。”

諸葛巡感覺到滿滿的敷衍和怠慢。

杜氏是吃準了諸葛巡一介籍籍無名之輩,上任這章陵郡,最後還得依靠他們這些豪族,才能真正站得住腳。

“章猛之事,他可知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