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征辟(二合一)(2 / 2)

劉表看著蔡蔻背影身影離去,眼睛微微一眯。

“賢侄,坐近些。”

諸葛巡挪了挪位置,望向劉表。

隻見劉表細眼微眯看著自己,臉上洋溢著笑,表情很是耐人尋味,諸葛巡竟從中感受到一絲侵略性。

果然,劉表一副吃定自己的樣子。

“賢侄可知吾喚汝來何事?”

諸葛巡不假思索搖頭,一本正經回道:“不知。”

劉表忽地仰頭一笑,再度開口:“賢侄來荊州,轉眼已近五載,可還記得初到襄陽之時,吾便征辟汝為典郡書佐,卻被賢侄一言相拒。”

“昔日巡見識淺薄,初來乍到,且寸功未立,焉能領受。”諸葛巡又解釋一遍。

“坦誠而言,昔日吾多有不解,甚至因此小視賢侄,幸而此後更正,不至明珠蒙塵。”

劉表雖說得隱晦,但諸葛巡還是聽出一絲邀功之意。

誠然,諸葛氏在起步階段,承了不少劉表的人情,即便現在的快速發展期,劉表的助力也一直未少。

諸葛巡突然起身,對著劉表躬身作了個天揖,咬牙將腰直接彎垂到了泛酸的地步。

唉吆,還沒緩過來。

“使君對諸葛氏,待諸葛巡,施恩舍惠,巡銘記於心。”

“賢侄且坐,說起來,吾與賢侄交易數次,看似賢侄得了便宜,實際上,還是吾獲益更甚。”

這一點諸葛巡是認可的,對比劉表戰勝敵人,獲得人口與土地,繼而獲得兵源與稅收,這些不是簡單用錢能衡量的。

“隻不過,唉……”劉表一歎,“表用人不淑,前有張羨,後有蒯越張繡,皆受曹操蠱惑,背我投曹,不由令我想起胤誼。”

劉表由衷而言,語氣變得哀婉。

他最信任的,也是最忠於他的諸葛玄,卻落得身死異鄉的下場,接連經曆背叛之事,令劉表時常追憶。

諸葛巡默然,劉表說起了他初到荊襄時的征辟往事,說到了叔父諸葛玄為他戰死異鄉的往事。

看樣子是在為正式征辟做鋪墊。

目光迎向劉表,諸葛巡忽地記起五年前那一幕,那個意氣尚存,溫和又偉岸的身影。

那個滅孫堅,驅袁術,光複南陽,劍指荊南,強涉江東,誌在必得的劉表。

五年過去了。

南陽分崩,荊南反叛,豫章丟失……

對比昔日場景,諸葛巡忽地發現劉表滄桑不少。

古人本就短壽,許多人還活不到劉表現在的年紀。

諸葛巡被劉表的憂愁暗恨感染,一時不知該如何寬慰,忽地想起那首詞,便輕聲吟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劉表一愣,跟著念叨一句,“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旋即發笑,“一直沒看出賢侄有如此心境與文采,表果真是老眼昏花了。”

“使君正當青山壯年,不可報夕陽之意。”

“好,好,好!”

劉表連說三個好,“好一個青山壯年!”

說罷,劉表起身在堂中來回走了幾步,似要以雄健的步伐,來證明這一點。

他走到諸葛巡跟前,“賢侄之言,令吾陰霾散儘,昔日吾下荊州,被袁術所阻,不得已單騎而行,而今尚有此等基業,何愁不能再乾一番大事!”

諸葛巡腹誹:你最好真的是想乾一番大事,而不是為了招攬我畫的餅。

“今日吾欲再辟賢侄,賢侄可願祝吾一臂之力?”

話說到這份上,劉表終是說出了此行目的。

講了雙方恩惠,講了情感故事,還露了一手垂垂老矣奮然再起的蛻變。

情感綁架,德道綁架,大餅綁架,都到齊了。

諸葛巡覺得劉表有七分真,三分演,這官得做得掏心掏肺也是沒誰了。

這也能說明劉表的心這回是真的被傷透了。

他那麼信任張羨,令其領三郡事務。

那麼信任蒯越……彆提了。

表表,我不會像他們那樣的。

以諸葛氏之名。

“不知侄兒如何為使君分憂?”諸葛巡麵色如常,不悲不喜,甚至沒表露一絲詫異。

這便是提前做好心裡準備的作用。

此話一出,反倒劉表有一絲訝異:這回連推辭都不推辭了?

“蒯子柔請辭,州牧府主簿空缺,此乃州牧屬官,可由表一力決斷,子謙以為如何?”

劉表喚了稱呼,不再是賢侄,而是以字相稱。

主簿,州牧屬官,主掌書記,兼輔佐州牧事務,一州一人,俸祿百石,銅印黃綬。

這是個官職很小,但權力很大的職位,相當於州牧秘書。

諸葛巡忽地想起三弟說過的話。

不是應該太守從事起步嗎?那才是封疆大吏。

諸葛巡沉默數息,劉表以為諸葛巡正擔憂自己能否勝任,於是補充一句。

“子謙勿慮,不熟悉府中事務,表可親自教授。”

你人還怪好的咧。

諸葛巡起身抬眸,雙目直視劉表,拱手道:“使君,巡記得,叔父死前,是太守之職吧。”

劉表猛地一怔,諸葛巡之言,他如何會聽不懂。

諸葛巡這是要承襲叔父遺誌的意思。

雖不合法度,但這等亂世,子承父業已是舉世公認的道理。

這個業不僅指家業,也指爵位,官職,部曲,甚至地盤。

就像益州牧劉璋,繼承的劉焉,再如劉表自己,以後荊州牧的位置,也肯定是傳給兒子。

瞧著諸葛巡突然顯現的野心,劉表似乎響起了什麼,旋即朗聲大笑。

“哈哈哈!子謙真當是吾生平所見最妙之人!”

諸葛巡微笑著拱手,表示乖巧。

“吾曾言諸葛子謙,進退有據,最知分寸,未敢想子謙亦有如此雄心壯誌,真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諸葛巡默默表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形容舍弟的。

還有,太守之位,也是三弟慫恿的!

劉表眉開眼笑,他不怕諸葛巡有野心,反而擔心諸葛巡似當初那般束手束腳。

走回主位,劉表安然坐下,笑著看著諸葛巡也坐回原地。

見劉表不說話,諸葛巡問:“可是侄兒唐突了?”

“沒有的事,子謙有承襲胤誼之誌,表倍感欣慰!”

劉表現在想的問題是,蔡勳的問題。

不錯,他已經在認真考慮諸葛巡的提議了,至少將諸葛巡與蔡勳放到同等位置來考量。

“使君似有疑慮。”

劉表也不藏著掖著,開門見山道:“實不相瞞,我有意讓子謙接替蒯越,成章陵太守,隻不過……”

劉表一頓,“蔡氏蔡勳,對此職位誌在必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