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勿慮,此事交給異度,我很放心。”
張允頭也未抬一下,說罷對著劍刃吹了吹。
“將軍,曹操生平最擅斷人糧道,此戰深入潁川腹地,不可不防。”
魏延將構思好的話說出,張允聽著看了魏延一眼,似在考慮。
“文長所言有幾分道理,可眼下玄德兵馬已近父城縣,我軍遲遲不動,叫玄德如何是好?”
魏延想了想,劉豫州如何,二主君沒說,應該是無所謂吧。
“將軍可去信說明,令其暫緩進兵,再者,蒯府君接管宛縣,劉豫州也需要等待發糧呀。”
張允收劍入鞘,點點頭,隨口道:“文長所言在理,那便再等一等。”
魏延輕舒一口氣。
“報——”
“啟稟將軍,糧草到了。”
魏延:“……”
張允朗笑一聲,“看吧,我就說蒯異度行事穩妥,否則使君豈會令其總掌糧草。”
魏延無言以對,心頭默記諸葛亮書信的後部分。
“……若糧草及時送到,出征之後,亦不可掉以輕心,尤重糧草,駐紮之處,當有退路。”
魏延拱手,“將軍,此行還是以我營車兵為後軍吧。”
“就你小子,不思多立戰功,不恥於後。”張允打趣道。
“將軍,戰功有限,總要給同袍留點。”
言外之意,是張允軍中,戰功都讓魏延拿了。
先有育陽城外射落曹洪,致其身死。
後有陣前斬路招,大破曹軍騎兵。
再有營中布陣,伏殺徐晃騎兵一部。
更是荊州軍中進駐宛城第一人。
張允倒是沒覺得魏延凡爾賽,他也知道魏延立功頗多,換到後軍,他欣然接受。
糧草隊都沒有在營中停過,直接先送去了前頭,張允兵馬開拔,向東北方向進兵,準備與劉備軍彙合。
經過三日趕路,張允前軍率先到達父城縣外圍。
與駐紮在此的劉備軍會師。
此戰以劉備為先鋒,右軍張允為主力,左軍張繡主要負責北上,以牽製郟縣之敵,為劉備張允護道。
張允到來,劉備笑容洋溢地接待,兩人開始商議接下來的進兵方略。
“父城並非徐晃的鎮守要地,為了阻擊我軍襲擊許都,徐晃選擇據汝水而守。”
劉備分享著剛剛探到的信息。
“徐晃親駐汝水北岸的襄城,而與襄城隔江相望者,乃是氾城。”
“好巧不巧,襄陽與樊城隔江相望,這處的襄城,對麵亦有一座氾城,隻是可惜了,船隻到不了這裡。”張允打趣道。
“正因如此布防,方顯棘手,氾城背水,難以合圍,且我方沒有戰船,又難以封鎖江麵。”劉備道。
張允若有所思,他不僅僅在想襄城,身為一名合格的水軍將領,張允已經從輿圖上感受到此戰的難處。
從汝水到潁水,又從潁水到潠水,這些河,近乎平行流經,如一道道屏障一般,將許都層層保護起來。
江麵上沒有自己的水軍,無論糧草還是兵力,皆可以源源不斷地從襄城送至氾城。
張飛也盯著輿圖,突然:“大哥,若是攻不過去,能否從彆處繞著過河?”
劉備與張允對視一眼,張允接著道:“若解決不了襄城,我軍渡河也沒用。”
因為如果不控製城池,進而控製江麵,也就是製江權,那麼己方糧草便無法過河。
如此一來,兵馬過去了,也還是會因為補給斷絕而退回。
“如此,便隻有猛攻一途了。”張允道。
劉關張三兄弟,也跟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