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先生說得在理。”
“此來宜城,是想看看城中有無大片空地,用作工坊建設。”諸葛巡開門見山。
“宜城本不繁華,有本事的人,都去了襄陽落腳,種地人也大多散在城外莊中,城中空曠的很,先生若能相中宜城,取得縣君首肯,地要多少,有多少。”
馬乾的態度比諸葛巡想象的友善的多,甚至讓諸葛巡覺得馬氏在邀請諸葛氏入駐宜城。
這番舉動,頗有點招商引資的味道。
是馬氏想借此賣地呢?還是彆的原因呢?諸葛巡心中揣摩著。
“馬氏可有出讓之地?”諸葛巡向來喜歡打直球。
馬乾先是一愣,旋即擺手笑道:“馬氏產業多在孔灣鄉,城中之地,向氏居多,不過先生也可向縣府購置。”
諸葛巡想了想,看來這事還是得找老表,縣君什麼的,不認識呀。
今天本就來是打個照麵,從礦山到鑄造廠,還遠著呢。
諸葛巡謝過馬乾之後,便告辭了,馬氏三兄弟一路送行,直到宜城之外,還贈了諸葛巡一匹馬。
臨走時,諸葛巡先將馬良誇讚一番,又對一臉不悅的馬謖告誡道:“若不腳踏實地,即便再熟讀兵書,也是紙上談兵,就像有些人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
然後諸葛巡穿著一身破爛,瀟灑上馬,悠然離去。
馬謖還一副不願受教的樣子,然而無人發現,此刻的馬乾卻已然熱淚盈眶。
諸葛先生前半句說的是他小弟馬謖,但後半句,馬乾卻覺得這是他半生的真實寫照。
馬氏號稱書香之家,然而漸漸式微,已數代無人出仕,到他接手家業後方才認識到,有時候滿腹經綸,還不如舞刀弄槍實在,豪強宗賊尚能從良出官入士,而他……
他出世飽讀詩書,入世悅儘人情世故,然僅是將馬氏維持著,就已經耗儘他全部力氣。
曾幾何時,他也是風流倜儻俊少年,如今而立之年,學問荒廢了,身材走樣了,家族處境危困。
諸葛先生那句“知道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不正是他半生寫照嗎?
“先生真乃奇士也!”馬乾由衷讚歎,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結交上諸葛氏。
然後馬乾看看兩個弟弟,唉,要是妹妹就好了。
……
天黑時分,諸葛巡趕回襄陽家中,部曲們正大快朵頤,諸葛巡卻興奮地鑽進書房,開始規劃起鑄造大計。
雞冠峽足夠寬闊,除了礦場,還有幾近無限的林木資源,可以就地燒炭冶煉,雞溪可以築壩蓄水,利用水力鼓風。
完美!
之後,便有源源不斷的鐵錠運出山,再轉水運直達宜城,困擾諸葛氏發展的瓶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諸葛巡非常希望能在城內再打造一座生產基地,畢竟城牆帶來的安全感是無與倫比的。
以後,還可能是擺滿大黃強弩和三弓床弩的城牆,想想就無敵。
可惜襄陽繁華,人口稠密,建築早已飽和,不太可能建工業區。
加上襄陽勢力構成過於複雜,諸葛氏毫無主導能力,未必是良選。
那距離襄陽僅有一日路程,又恰恰可以水運直達的宜城,便是完美選址。
諸葛巡一拍輿圖上的宜城,“定了!”
“二號生產基地,啟動!”
-----------------
(大家彆光看啊,投點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