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諸葛巡命人通知魏延明早來襄陽選人,自己則一頭紮進書房,開始繪製水利圖。
晚上,諸葛亮從峴山回來。
諸葛巡發現三弟興致似乎有些不振,步伐都沉甸甸的,便問:“三弟,今日天下可有什麼新鮮事?”
諸葛亮搖搖頭,“今日無事。”
“三弟為何悶悶不樂?”
諸葛亮從袖中摸出一卷竹簡,無須打開,僅從係竹簡的紅繩就可認出,這是諸葛亮關於《管子》的讀書筆記。
其中不少是關於當今天下弊病的思考,以及從中習得的可行方案。
諸葛巡當然看過,不過未作評價,更不能以他的視角來說什麼對錯。
在他的視角看漢末與春秋,兩個時代雖然同樣被冠以一個亂字,卻是截然不同的狀態。
濟世救民的方式或有雷同,但不同的社會現狀,會出現不同的後果,甚至是惡果。因為諸葛巡見過許多錯誤答案,或者說他見過勉強正確的答案。
然而對於現在的諸葛亮,卻是在一片混沌之中探索,沒有所謂的錯誤教訓,前人取得的一點成就,反而容易讓人刻舟求劍。
三弟的失落,顯然來源於這種幡然醒悟,從過去尋求的濟世之道,救不了現在的時代。
啊,多麼痛的領悟!
“三弟無需氣餒,立足先賢之肩,能排除一個錯誤答案,三弟已堪比管仲了。”諸葛巡寬慰道。
諸葛亮猛然抬頭,看了兄長一眼,一句話,心頭鬱氣頓消大半。
諸葛亮心中大為所動,凍得通紅的鼻子不由一陣抽泣,最了解自己的,還得是兄長!
“兄長!我……”
諸葛巡笑笑,伸手拱了拱盆火,“若覺得不對,付之一炬即可,區區管仲而已。”
諸葛亮撿起竹簡,緊緊拽了拽,“兄長所言極是,區區管仲,強一齊國而已,我輩當為,乃興複漢室之大業!”
說罷,諸葛亮將竹簡投入火盆,頓時濺起一陣火星灰塵。
“三弟,汝要火攻為兄不成!”
諸葛巡連忙拍打著袖子逃開,那狼狽狀,頓令諸葛亮忍俊不禁,一個不慎,鼻涕橫流,諸葛亮連忙回避。
竹簡在火盆中悶燒一陣,旋即燃起明火,諸葛巡連忙伸出雙手烘烤,嘴裡念叨:“再差勁的東西,也是能發揮餘熱的。”
這話令諸葛亮一愣,旋即說道:“兄長所言乃至理名言,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吾當取其精華,發揮餘熱!”
諸葛巡笑笑,雖然我不懂什麼諸子百家,但我三弟懂啊,而我懂我三弟!
“三弟又想學哪位先賢了?”
隨著火光躍動,諸葛亮心中陰霾一掃而空,爽朗答道:“亂世紛爭,當研習兵家之道,以戰止戰,戰之可也!”
諸葛亮說著有些上頭,拍案而起。
然後帥不過三秒,咧嘴將凍得通紅的手藏於身後,碰一下都疼,你還敢拍?
諸葛巡笑笑,“以三弟聰慧,毋需多日,不說孫武,區區樂毅是能比得上的!”
……
(求推薦票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