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提醒使君。”
諸葛巡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問:“三弟,汝上回預警楊定來襲,可有署名?”
諸葛亮搖搖頭,“未曾署名,不過依兄長之言,添個名,似乎更為有趣。”
“為兄也是這個意思,不如三弟起個名號。”
諸葛亮一琢磨,“既是無中生有,弟想到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有子虛先生與烏有先生,不如兄長與弟,一人一個。”
好主意,不過作者答應嗎?
晚間,州牧府。
劉表正在伏案給劉磐回信,用假途滅虢之計拿下長沙郡後,劉磐與黃忠正在陸續收複周邊縣城,宗賊勢力節節敗退,或許再有半年,長沙就可以徹底劃歸到自己治下了。
奏曹上前,“主公,門役送來一份帛書。”
劉表未有反應,自顧自地將信的最後幾句寫罷,然後頭也未抬地說了聲。
“念吧!”
奏曹將帛書展開,傾斜角度,對著光念道:“關中群寇,青黃不接,舉目南望,惟宛可竊,賊揀柿子,挑軟的捏。”
“落款是子虛烏有。”他又補充一句。
劉表聽著帛書中有些熟悉的遣詞,頓時重視,“拿過來!”
看到字跡,劉表基本確認,信上字跡與上回預警楊定的字跡,如出一轍。
“子虛烏有,襄陽可有此稱號之人?”
奏曹連連搖頭,“未曾聽說襄陽有此號人物。”
劉表聚焦到信件內容,三句話朗朗上口,意思也不難理解,關中群賊自然就是李傕郭氾張濟之流,他們斷了糧草,要來南陽劫掠。
“柿子挑軟的捏是何意?”劉表問。
奏曹心思敏捷,忙道:“主公,是不是因為宛城城高壑深,不易攻取,是硬柿子,信中提醒是要加強防範其它城池。”
劉表皺眉思索,徐徐點頭,“極有可能,吾當有所作為。”
劉表旋即抄起筆,開始奮筆疾書,寫下一封書信。
“速命人送去蒯府,令蒯越明日一早出發,坐鎮穰縣,嚴密防守武關析縣一帶。”
“唯!”
奏曹走後,劉表依然眉頭緊鎖,這個子虛烏有,到底是何來曆?從上回提到的情報看,不僅及時,而且準確,能做到這步,要麼是無孔不入的大勢力,要麼是洞悉時局的高人,襄陽來了如此多的中原士人,有厲害人物,並不稀奇。
“嗐,可惜此人不能為我所用!”
劉表輕錘桌案,有些惱火。
襄陽城頭,點點火光耀動,城下偶爾會遊過一條巡邏的“火龍”,自上回孫堅攻城,已過去四年,許多新兵都沒有經曆過戰火,也就容易懈怠,他們三三兩兩地依靠牆頭,插科打諢。
“南陽急報!南陽急報!”
一道急促的軍報聲刺破夜的寧靜,令得城頭守衛精神一震。
隨後傳來了“速開城門”的指令。
幾名守衛探出頭去張望,數名傳令騎兵越過城門,繼續朝著城中疾馳而去。
伴隨響亮的“噠噠”馬蹄,軍報聲音再度響起。
“南陽急報,南陽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