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巡暫彆了韓嵩,前往黃氏彆苑赴魚宴。
宴設一處二樓雅閣,諸葛巡也是首次登上二層建築,窗外山湖景物一覽無餘,十分舒目。
席間隻有黃承彥一人作陪,諸葛巡奇怪,“黃公,舍弟與月英姑娘呢?”
黃承彥嗬嗬一笑,“他們等不及,已吃過肉餅了,現在應該還在工坊探討龍骨翻車,年輕人嘛,做起事來容易廢寢忘食。”
諸葛巡突然想起韓嵩,“適才遇到一文士,名韓嵩,字德高,居酈西山中,黃公認得此人否?”
“認得,牛山聚的韓德高。”
“此人是何來曆?”
黃承彥停箸,徐徐道:“早年見,韓嵩年少成名,屬南陽名士,中平年間,太尉鄧盛曾征辟他為太尉府事,不過因黃巾之亂,不了了之,後舉家搬來牛山,一晃便十年了,韓父如今是牛山裡正呢。”
諸葛巡心中稍一對照,韓嵩自我介紹,倒是謙虛了,將三公征辟這麼傲人的履曆隱了去,看來自己還是小看他了。
“那他為何不投劉使君?”
黃承彥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似笑非笑,“景升來襄不久便去投了,隻不過,不為蔡蒯所容。”
黃老這是什麼表情,莫非不容韓嵩的,也有他一份?
貧寒子弟想要出頭太難了,若韓嵩是籍籍無名之輩,充當小角色,劉表用也就用了,偏偏他曾是三公征辟,荊襄四族的人都提防著他呢。
有誌難舒,悲夫韓嵩。
或許某天劉表徹底掌控荊州,才會用他吧,畢竟他一直在拉攏外來勢力平衡本地勢力。
諸葛巡笑著誇了句“魚味鮮美”,揭過此事。
“諸葛小友,汝那食為天生意如何,聽說蒯氏獲得了一道獨家經營的食品,掙錢得緊。”
黃承彥突然將話題拉到了商業上,表現出的濃厚興趣,倒和黃承彥給人的印象頗為不符。
“終是小打小鬨,掙些小錢,食為天誌不在此,所以蒯氏想要,便做個順水人情。”
“哦?豆府獨創,如此吸金,子謙竟說是小打小鬨,是否過謙欺人了?”
諸葛巡:我真的不是凡爾賽,豆府的定位就是第一桶金。
雖然桶有點大。
“黃公說笑了,在下怎敢欺瞞黃公。”
“既如此,子謙不妨說說,食為天誌在何方?”
諸葛巡突然覺得黃承彥是在套話,難道他對豆府生意也有興趣?不過既然他感興趣,諸葛巡也不藏著掖著。
畢竟諸葛巡對黃氏也土地,也很感興趣。
“如黃公所見,在下終日耕鋤,為的自然是糧食,食為天之誌,是為天下百姓,都不會餓肚子,有朝一日此誌得逞,名利於我,皆浮雲罷了!”
黃承彥一愣,“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很難不認同,看著諸葛巡的認真神情,不似戲言,難道這看似愚直的小子心中,竟真有如此丘壑?
果真人不可以貌相。
黃承彥眉開眼笑,隨口一說,“子謙好誌氣呐,不知黃某能否參涉其中呢?”
諸葛巡也停了箸,兩人四目相對,皆是笑容可掬。
“黃公今日怎麼也轉性論起俗務來了?黃公若想分一杯羹,巡十分歡迎!”
諸葛巡誠意滿滿地邀請,與黃氏交集,本就在他的設想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