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克複中原》全本免費閱讀
諸葛巡愣了好一會,揣摩劉表想法,吃不透。
“三弟。”
諸葛巡喚了聲,正在伏案書寫的諸葛亮抬眸,看著諸葛巡。
“你看這個。”
諸葛巡上前,將文書遞給諸葛亮,諸葛亮看過一遍,也是習慣性地略作思忖。
“日後要改口稱呼兄長為諸葛使君了。”
“三弟莫要打趣,劉使君這是何意啊?”諸葛巡說著,在諸葛亮案幾對麵坐下。
“應該是劉使君知道了兄長占據壽春的消息,便順水推舟表舉兄長,其一,可令兄長淮南之行,師出有名。”
“其二,使君亦是借此來奚落江東孫氏吧,弟懷疑,定是黃公出的主意。”
諸葛巡伸手取回帛書,又看了看,這種未必能得到朝廷回應的表奏,這個時候有許多。
比如九江太守一職,曹操可以表一個,孫權可以表一個,甚至連遠在河北的袁紹,都能表一個。
而實際上,現在真正有資格做太守的,隻有諸葛巡,因為他控製了治所壽春,控製著九江郡府。
“三弟這麼一說,使君倒是給我們淮南之行送上了名正言順,堪稱千裡神助攻了。”
“正是如此,兄長不僅要回書致謝使君,還得上奏天子謝恩。”
這就是事實完成占領,然後要補全手續,先上車後補票,原來早就玩這套了。
諸葛巡訕笑一下,“此事就有勞三弟了,元直那邊為兄還有事交待,先走一步。”
諸葛亮微笑著攏手,恭敬回道:“遵使君令。”
調皮,諸葛巡搖搖頭,起身去郡府。
郡府後堂,案牘成山,竹帛如海,這段時日,諸葛巡將這些儘數翻出,有胡敏與蔣濟幫著整理,順暢不少。
最主要的就是戶籍與田產,還有府庫賬目,法令文書等等。
徐庶接手之後,麵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九江郡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章陵郡是諸葛巡實行新政之地,許多地方都是淺嘗輒止,除了農事革新較為徹底。
因是劉表領地,法度與稅賦徭役這些,幾乎沒有變動。
相較而言,反而是章陵郡外被諸葛巡占據的比陽縣,因為縣府重置加上濮氏姚氏鼎力配合,願意出讓利益,所以比陽縣的變革較多,已涉及土地與征稅。
當然,變革最為透徹的當屬汝南十縣,那裡被黃巾霍霍了十數年,早就十室九空,百姓不是落草就是流亡,還有一部分成了豪族的附庸奴隸。
在收服劉辟之後,一方麵安置黃巾,另一方麵以強力手段廢奴還籍,恢複生產。
就這,汝南新區還有大片大片的好田沒分完,更彆說還有許多許多可以開荒卻未開荒的土地。
就這樣的世道,還能有無數的流民與餓殍,這製度是腐朽到了何種地步。
至於九江郡,諸葛巡初來乍到,威望未立,在淮汝新區做出成就之前,並不適合推廣。
想了想,還是穩一手先。
“元直,廬江與九江二郡變革,先效法章陵,廣推農事,糧賦方麵,先減半三年,每戶畝征二升,若三年後新農政順利,或許畝征一鬥,百姓也未必有怨言。”
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碗裡的那點口糧。
“府君,改變糧賦,是否需要請示劉使君?”徐庶提醒道。
諸葛巡放下手書,深深地瞅了一眼徐庶。
“元直,日後你也該稱呼我為使君了。”諸葛巡笑道。
“啊?”徐庶一愣,出言提醒:“府君慎言。”
不管是在誰手底下辦事,這等話都是不興說的,否則會被人看作有反骨。
“我說的是真的,使君已表我為揚州刺史,目下我手底下,有一個完整的廬江郡,以及九江和豫章兩個半郡。”
徐庶一聽,又“啊?”了一聲。
諸葛府君這個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彆人四世三公袁本初,都在一個小縣城踏踏實實鍍金幾年才回京重用呢。
諸葛巡倒好,太守起步,沒乾兩年,刺史了。
劉備那個超速度,都攆不上。
劉備在做徐州牧之前,也是在青州輾轉為官的。
所以說,世道越亂,機會越大,黃巾之前的袁紹曹操之流,都需要基層深造走流程。
而黃巾之亂後的世道,便逐漸實力為尊,如公孫瓚劉備之流。
還真應了那句名言,風浪越大魚越貴。
當然,出來混除了要有本事,還得有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