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怔,沒想到兄長會這麼問。
“是不是天下第一弟不知,但呂布乃是孤軍於亂世飄零,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昔日劉豫州對其好心收留,卻被其反咬一口,奪了徐州,真可謂人心叵測,不過……”
諸葛亮話鋒一轉,“呂布曾痛擊曹操,又屢敗劉豫州,想來其麾下並州軍,確有勇武。”
“為兄聽說呂布麾下有個叫張遼和高順的,為人正直且有勇略,三弟,若是呂布來了,有什麼辦法挖他牆角?”
諸葛亮聽得一笑,“兄長從哪聽說的?”
“三弟就說有沒有法子吧。”
諸葛巡看著三弟問,諸葛亮眸光閃動,眼神中靈氣十足。
“或可一試,此事需劉豫州配合。”
“三弟儘可出主意,劉豫州那邊,為兄去說。”諸葛巡高興道。
若是真的可以將張遼與高順拉進自己的隊伍,諸葛巡覺得自己經世濟民大業,會多一份保障。
記得當初看三國時,對陳宮和
高順之死,心頭也是難平。
諸葛亮道:“待呂布軍到達淮陵,接下來便會有兩條路,其一西進進犯鐘離,其二繼續南下,奪回下邳東城,觀其舉動,便可知呂布是趁火打劫,還是已與孫氏沆瀣一氣了。”
“這如何看得出來?”諸葛巡不解問。
“若攻鐘離,便是聯絡江東,針對兄長,若取東城,便是趁火打劫,東城本就是下邳轄內,為孫賁所奪,正好趁亂奪回。”
“如此說來,呂布借機收複失地,該感謝我才對,他還能與孫氏化敵為友,轉頭攻我這大好人?”
什麼魔幻現實,好人就該被槍指著是吧。
諸葛亮被兄長說得一笑,隨口舉了個例子。
“兄不妨想想劉豫州之遭遇。”
了然。
若是有機會,咱也聊一聊丁原董卓之事。
兄弟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諸葛亮耐心地給諸葛巡推演合肥之戰可能產生的後續,最嚴重的後果,便是孫權傾江東之力以圖奪回。
到時候不止九江郡,廬江與豫章二郡,乃至江夏與丹陽,皆會有戰事,那可真是整個揚州,都打成了一鍋粥。
從大局上看,這天下大勢,則變成了中原北方袁曹決戰,淮南劉孫決戰。
咱也成天下大勢了,諸葛巡吃瓜吃到了自己頭上。
直到天色徹底黑透,兄弟倆還在秉燭夜談,此時孫貴匆匆而來,二人望去,頗有期待。
“主君,魏將軍急報。”
諸葛亮連忙起身,伸手接過,一塊小小絹帛,寥寥四字。
“合肥勝了。”諸葛亮念出聲。
諸葛巡長舒一口濁氣。
諸葛亮見狀,寬慰道:“兄長,合肥既得,與成德已成犄角,成德之後,便是錢糧物資無限的壽春,兄長再無需擔憂江東孫氏了,孫權愈傾其力,愈發難以撼動。”
諸葛巡聽出些端倪,合肥地處江淮中位,背後有成德和壽春兩個補給點。
而孫權欲攻合肥,要跨越江水以及茫茫路途投送兵力和物資,雙方對比高下立判。
戰爭規模越大,後勤的權重便無限放大,正如三弟所言,合肥在手,孫權越是大規模進攻,反而越難以取勝。
或許這也是曆史上合肥多次出現名場麵的原因吧,孫十萬成名之地。
“三弟,你說為兄要不要再勸勸孫權,讓他彆惦記九江了,免得再賠上些兵馬錢糧,為兄都替他心疼。”
諸葛亮以扇掩笑,“兄長你可真是個好人。”
“是呀,好人本就難當,何況這亂世好人,若是再定個九江止戰之約,兩家各自罷兵,豈不美哉。”
“兄長,弟以為,先擊敗孫權,再提此事,他更容易接受,比如,再來一次‘皖口之圍’。”
“三弟殺人誅心了屬於是,此舉不像好人。”
“好人兄長來做就好了。”
“……”
諸葛巡突然語塞。
三弟的成長,是不是有些失控了?
兩人移步書房,燭光將案台映照通明,根據占據合肥的既定事實,諸葛亮又做出一番部署。
諸葛巡起初看不明白,但當看到部署之中除了文聘軍,王威軍,以及新加入的李術軍之外,連江夏水軍甘寧軍都考慮進去了,這才意識到三弟的打算。
“三弟,為兄隨口一說,你真打算將孫權圍起來?若孫權有十萬大軍,咱圍得住嗎?”
“兄長,圍者在勢,不再數。”
諸葛巡聽不懂,嗬嗬一笑,一笑而過。
“兄長宅心仁厚,不忍殺戮,圍孫止戰,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