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諸葛琴魔,呦呦鹿鳴(1 / 2)

《三國:克複中原》全本免費閱讀

宴間配樂,本屬尋常,不過這琴音一響,便知彈琴者是個好手。

諸葛巡直觀地覺得,這琴好聽。

同樣深諳此道的諸葛亮,則是聽出一些門道,便順勢給兄長介紹。

“兄長,此律名為《鳳求凰》上篇,乃是司馬相如所作,音賦俱佳。”

諸葛巡表示自己孤陋的文學素養下,隻知司馬相如之賦,卻不知他賦了什麼,於是他打趣似的轉移話題。

“三弟,這幕後之人彈得,較三弟如何?”

諸葛亮認真地聽了聽,才認真道:“聽得出來,此律乃是琴者新學,不過因其精於琴技,故而彈得尚可。”

能得到三弟一句“尚可”,諸葛巡也不知道到底彈的怎麼樣,隻不過好聽就是了。

一曲彈罷,橋劭頗為自得地向眾人介紹:“小女拙技,讓諸位見笑了。”

盛惠不失時宜地誇讚,“今日托黃公與諸葛府君的福,聆聽佳音,實乃幸事!”

李術滿臉賠笑,意有所指地問諸葛巡,“府君以為如何?”

諸葛巡側眸看一眼三弟,既然三弟說尚可,那就尚可吧,於是開口。

“尚可。”

聲音傳至屏帳之後,橋霜頓時黛眉微蹙,心中嘀咕:粗鄙耕夫,要不是阿爹要求,她才不彈給不懂欣賞的人聽呢。

橋劭也是一愣,自己女兒的琴技,堪稱皖縣獨領,在諸葛府君那,僅是尚可嗎?

心中隱有不服,橋劭對屏帳開口:“霜兒,不如再奏一曲,請諸葛府君賜教。”

屏帳後輕輕傳出一聲“喏”的乖巧應答,沉寂數息之後,琴聲再度繞梁而出。

諸葛亮僅是聽幾音節奏,便對兄長輕道:“是《鳳求凰》下篇。”

見兄長眸光渙散,不明所以,諸葛亮乾脆伴著琴音輕輕吟誦起來。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堂前萬籟俱寂,唯有琴音伴著諸葛亮吟誦的聲音,二音相容,相得益彰。

一時間,堂上眾人皆聽得出神了。

另一側堂後,也靜靜佇立著一道潔白身影,背對前堂,雖看不見宴中情景,卻是聽到了席間談話,尤其諸葛亮的吟誦。

橋婉心中泛起困惑與慚愧,顯然,無需麵見,便可知諸葛亮絕非什麼粗鄙耕夫。

諸葛亮能吟誦司馬相如之賦,可見才學不淺,從他與妹妹的配合默契程度看,也是通音律的。

諸葛氏的弟弟皆是如此,那個說出“尚可”的兄長,可能更為出色。

所謂粗鄙耕夫,絕對是以訛傳訛!

諸葛亮還在吟誦……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誦罷,琴音也戛然而止,就在眾人將喝彩之時,諸葛亮卻是蹙眉望向了屏帳之後。

諸葛巡覺察異樣,連忙問:“三弟,怎麼了?”

諸葛亮眸光從屏障轉向橋劭,不悅道:“橋家主莫不是不歡迎吾等?”

橋劭一愣,“小先生何出此言啊?”

“適才琴調倏然變得高亢,顯然是刻意差池,莫不是笑我不知音律?”

橋劭詫異地看著屏帳後麵,臉色好似在說:有嗎?我怎麼聽不出來?

諸葛巡看熱鬨似的張望一下:是呀,我也沒聽出來。

宴會氣氛陡然轉冷,竟是有些緊張起來,橋霜自知闖禍,當即出帳認錯。

屏帳倏然掀開,一身亮黃身影跪於帳前,埋頭致歉。

“稟父親,是女兒的錯,方才起了勝負之心,這才想試探一下諸葛先生,想不到先生音感敏銳,小女子佩服不已。”

橋霜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是真的服了,她挑選的音節十分隱晦,與曲調並不太大衝突。

然而這不僅被諸葛亮聽出來了,甚至連她的小心思,也被諸葛亮扒出來了。

今日的臉,可丟大了。

若是因此惹怒了諸葛巡,小橋不敢往下想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