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克複中原》全本免費閱讀
章陵軍槍陣成型,以難以招架之勢從城門口向外擴張起來。
這一幕落在程普眼中,是那麼的熟悉。
江東軍難以應對這種攻勢,這無關他們的膽略以及死戰的意誌。
實在是這種方式的戰鬥,過去從未碰見過。
如此不惜血本打造的精良甲胄刀兵,如此高效的組織力度,即便是這些久經沙場磨礪的老兵,一時也難以適從。
他疾步跑回城上,找到正在觀摩的周瑜。
“都督,事到如今,戰局已於我大不利,不如保留生力,撤出此城。”程普建議道。
江東兵有死戰之誌,仗著人數優勢,或許也能步步堅守。
但這種堅守的意義何在呢?
舒縣未必能守得住。
這種傷亡比例極不平衡的戰鬥,持續得越久,對自己的消耗就越大。
要是打光了,以後拿什麼打呢?這些可都是十數年間積攢下來的優秀老兵。
周瑜麵露掙紮,顯然聽明白程普話中的意思了,不是他不能認清現實,而是舒縣有所不同。
這是他的家宅所在,族中老小皆在,以江東和荊州的死仇關係,這場戰鬥,他輸得起麼?
程普看著周瑜,往日那個用兵果決恣意的周公瑾,哪去了?
眼前這位,更像一個未經受多少戰陣廝殺的年輕將領。
“都督,當斷不斷,必遭其亂!”程普又催促道。
“未曾想敗得如此之快,周氏尚無安排撤退,若舒縣淪陷……”
程普一咬牙,這時,黃蓋開口道:“都督,若諸葛巡傳聞為真,倒不至於為家人擔憂。”
周瑜歎一口氣,“非擔憂諸葛巡,而是擔憂黃祖。”
兩人沉默了,舒縣失守,諸葛巡這一關或許能過,那黃祖那一關呢?
誰不知道他周瑜和孫策親如兄弟,要是諸葛巡將周氏族人交給黃祖,以黃祖的暴躁性子,有幾個能活。
“都督,趁城門尚未失守,不如早些安排撤離,餘下族人,可請子瑜戰後出麵要回。”程普給了個具體的方案。
周瑜一拳擊打在自己手心,程普舒了口氣,這是周瑜妥協的動作。
“都督,對諸葛巡作戰,有諸多不適,我等需好好反思對策,以應對日後之戰,而非在今日意氣用事。”
程普又寬慰了一句。
周瑜點點頭,“老將軍所言甚是,下令吧!”
親眼所見的戰鬥過程,周瑜十分認同程普的看法,此戰過後,得好好總結雙方優劣,主要是江東軍的不足之處,好有側重性地去提升。
仗能不能打,程普這等老將幾乎一眼就看出來,今日保存有生力量,確實是最佳方案。
城內的鏖戰依然在繼續,在程普的操作下,阻攔章陵軍的盾陣未有絲毫鬆懈。
不過其餘地方,已經開始撤離。
諸葛巡城前觀戰,看不清楚其中細節,戰事推進約半個時辰後,魏延已命人徹底疏通了城門,騎兵得以入城。
忽然,一名騎哨疾馳至觀戰哨塔之下。
“稟府君,舒縣南門出現大量出城之人,有百姓,也有江東軍。”
諸葛巡望向三弟,“周瑜要撤?”
“換位思考,弟也會選擇撤離。”諸葛亮毫不意外道。
諸葛巡眉頭一蹙,確認道:“你說百姓也跑了?”
騎哨點點頭。
“狡猾的江東賊,一定是說咱壞話了,傳令魏延,於城中大肆宣揚善民之策,章陵軍入城,與民無犯。”
諸葛亮提醒一句:“兄長,舒縣乃是周氏祖地所在。”
諸葛巡下了哨塔,諸葛亮也跟著下來。
“是又如何,難道我還會為難他們不成。”
諸葛巡說著騎上馬,打算入城。
北門已徹底占領,江東軍撤的消息由騎哨帶到此間的功夫,想來已撤走了大部人馬了。
舒縣之戰,除了那一扇門,城內的戰鬥,比六安還要順暢。
程普最是吃一塹長一智,城門一破,便已有撤兵之計了。
魏延騎馬來見。
“二位主君,周瑜軍向東南撤去,應該是去了臨湖縣,是否追擊?”
“諸多百姓一同逃跑,還是彆追了。”諸葛巡走到城下停了一會,看著焦黑的城門,被拆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