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是來遲一步。
···
冬月中旬,諸葛亮一行到達複陽。
身在工坊的諸葛巡得到消息,當即快馬加鞭趕回複陽。
推門而入,諸葛巡對上六張麵孔。
“大哥!”
“兄長!”
稱呼不儘相同,弟弟妹妹們一起迎上諸葛巡,宛若他才是那個久未歸家的浪子一般。
“總感覺你們長高了,特彆阿均。”諸葛巡說著,揉了揉諸葛均腦袋。
“兄長也生得愈發英武了。”諸葛蘭笑道。
被幾人說笑著拱衛著入堂。
堂外,蔡蔻與黃月英,以及成熟不少的諸葛冬立於廊下,也笑盈盈地看著幾人打
鬨。
一天的寒冷與疲憊儘數消散,諸葛巡此刻充滿了溫暖和力量。
人生在世,所求者何,不正是兄友弟恭,妻賢夫貴,家人和睦麼。
與家人一陣寒暄過後,蔡蔻表示要親自下廚,其餘幾位女眷不讓,搶著去幫忙。
蔡蔻現在四個月了,小腹已微微隆起,現在可是諸葛氏最貴氣的人。
諸葛巡與諸葛亮則徑直來到書房。
“兄長如今也看如此多的書了。”諸葛亮打趣道。
“打發時間。”諸葛巡隨口笑答。
他是從複陽金礦之事中得到了啟發,想再碰碰運氣,不過一無所獲。
兩人對案而坐,諸葛巡翻出各州輿圖,他知道接下來與三弟的談話,少不了這些。
“三弟在豫章出得好風頭呐,不說彆的,三弟坐鎮南昌,倒是為叔父爭了一口氣。”
“亮未給兄長寫信,兄長是如何知曉的?”
諸葛巡笑而不語,自然是某個大舌頭那打聽來的。
諸葛亮似想起某事,翻出揚州輿圖,“兄長且看。”
諸葛亮手指廬江,將當初與黃祖相商之事說出,諸葛巡聽得一陣訝異。
“黃公意在廬江,淮水之險,可讓予兄長,不知兄長有意否?”
諸葛巡當然有意了,可以說當初定下月水寨的時候,東部這個缺口與防線,就必須要建立。
西麵的複陽縣防的是南陽方向。
“依三弟之見,此時取地,易如反掌?”
“汝南曹將李通,正與張繡與呂布相持,自豫章之戰開始後,孫策軍大部已撤去廬江南部,如今孫策生死成迷,孫氏兵馬自然難有北伐之意,對他來說,當務之急乃是奪回豫章,故而兄若取淮上區域,無人相爭。”
諸葛巡眉頭微皺,“如今文長駐守宛城,距此甚遠,兄也分不出兵馬占據如此大的一塊區域。”
不過除了建立淮水防線,還有另一點十分吸引諸葛巡,那就是淮南。
北麵天氣愈發惡劣,恐怕未來幾十年,會持續惡劣,而淮南,甚至江南,水熱條件則好的多。
與其等到北方大亂,中原餓殍遍地之時搞什麼衣冠南渡,不如現在就有組織地進行開發。
把握大勢,是諸葛巡為數不多的優勢。
曆史上的江東是什麼情況,諸葛巡雖不清楚細節,但孫製衡和孫十萬的名頭,還是聽說過的。
孫權放飛世家壯大,再聚其兵馬糧草,隔些年頭就去送一波。
數十萬計的百姓,數以億計的錢糧,白白糟蹋。
經三弟這麼一提醒,諸葛巡忽然心生一些緊迫感。
越往後,北方越接近決出勝負。
越往後,江東之地內部越穩固。
現在,正是介入江淮最適合的時候。
似乎看出諸葛巡為難,諸葛亮笑道:“兵馬之事,兄長隻需與使君和黃公說即可,如今荊州內部穩固,些許兵馬,使君還是能抽調出來的,黃氏主力已返回江夏待命,黃公對東進亦十分感興趣。”
諸葛巡盯了一會諸葛亮,突然發笑。
“哈哈,三弟,你是不是成了黃公說客?”
諸葛亮一愣,旋即反應過來,也跟著笑,“兄長說是,那便是。”
“好呀,三弟如此上心,是不是黃公以大事相托了?”
諸葛亮有些意外,沒想到兄長竟能料到這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