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克複中原》全本免費閱讀
聽到三弟的消息,諸葛巡也表現得彆有興致。
劉璃一邊擺弄手裡的烤串,一邊說起她在江夏見聞,以及後續荊州方麵對豫章之戰的一些方略。
諸葛巡知道自己離開江夏時,劉琦劉璃兄妹還待了一陣,後麵黃祖與劉表謀取豫章,劉璃也掌握了不少信息。
原本這些皆是絕密,但現在豫章大勝結果都出來了,也就無需顧及了。
從劉璃陳述的一些細節之中,諸葛巡捕捉到了一些貓膩,黃祖似有以黃氏相托給三弟的意味。
三弟這是要原地起飛呀。
見妹妹說得頭頭是道,劉琦愈發覺得奇怪。
“阿璃,汝怎麼知道如此多的細節?”
劉璃刮一眼兄長,拿一烤串堵住了他的嘴。
劉備若有所思地聽著,心中莫名湧現一道複雜情緒,百轉千回,不吐不快。
烤宴的後半段,他也基本沒說什麼,時常以笑相陪。
宴散之後,劉琦兄妹回驛館,諸葛巡邀劉備兄弟在郡府將就過夜,自己又去書房翻了翻,發現沒有漏三弟的信。
估計送去複陽了。
宛城之事了結後,諸葛巡還是打算先回一趟複陽。
劉備帶著幾兄弟回到住處,張飛是被關羽與趙雲架著回來的。
看著張飛醉眼惺忪的樣子,劉備長歎一口氣。
關羽見狀,以為劉備是責怪張飛多飲。
“大哥,今日乃是使君犒賞之宴,三弟多飲,情有可原。”
“唉,非是因為三弟。”
“那是為何?”
劉備沉默半晌,才徐徐開口:“備從戎半生,百戰廝殺,自視有幾分能耐,備之兄弟,皆是萬人之敵,戰陣刀兵,無往不利,然過高唐,走平原,敗徐州,輾轉各地,卻無容身之所。”
劉備望向關羽,趙雲。
“雲長,子龍,可知為何?”
關羽一攤手,“十之八九,乃是糧草掣肘,受製於人,軍心不穩。”
“雲長所言極是,曾記得初到南陽之時,吾與景升相約,共圖宛城,後兵行險招而得,後被蒯越所據,而諸葛先生取宛之戰,爾等也看到了,摧枯拉朽之勢,談笑而破。”
關羽與趙雲靜靜聽著,其間差距不用劉備強調,他們都是見證者,隻是不懂劉備何來如此感慨。
“自見了先生,所曆種種,不由令備深思,除了帶兵打仗,備還會做什麼?”
關羽與趙雲對視一眼,麵麵相覷。
“大哥每到地方,皆與民秋毫無犯,百姓稱大哥曰仁,大哥無需妄自菲薄。”關羽道。
劉備搖搖頭。
“在湖陽,先生能為百姓智鬥豪族,舍己以足百姓口糧,在章陵,先生廣招流民,擴城建舍,人人皆可自食其力,在複陽,先生又跋山涉水,新設城關,興建工坊,二弟,你不覺奇怪嗎?先生從未對兵事有所涉及。”
關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知情不多的趙雲則靜靜聽著。
“即便如此,毋論曹將章猛,還是徐晃郭嘉,哪怕駐守宛城的蒯越,皆不是先生對手,以先生能耐,為何不驅逐徐晃,奪回舞陰,乃至整個南陽,而要與那徐晃立什麼三年不攻之約呢?”
關羽麵露好奇,“為何?”
“先生乃是不戰之戰!”劉備言之鑿鑿,好似掌握了什麼真諦一般。
趙雲不解,“主公,何謂之不戰之戰?”
“重在積蓄力量,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如此豈不是安於現狀了,天子錮於許昌,大哥誌在匡漢,先生自可不戰,大哥焉能不奮起討賊。”關羽道。
劉備站起身來,在昏暗的屋中來回踱步。
“雲長此言差矣,先生之舉救民於水火,亦是匡扶漢室社稷,反倒是……備久礪刀兵,終一無所得,至今仍需百姓給養,今日得公子褒讚,實感慚愧。”
關羽與趙雲恍然,原來是受了劉琦公子的刺激了。
“大哥,彆慚愧了,明日俺與你多鋤一壟地。”
身後突然傳來張飛的囈語。
三人皆望向半睡半醒的張飛,相視而笑。
翌日,劉琦與劉璃正式與諸葛巡告彆,返回襄陽,劉璃騎著風行出城,諸葛巡與劉琦作揖告彆。
“璃公子,要不將風行歸還於你吧。”
劉璃矯健下馬,搖頭道:“先生喂養得挺好的。”
說著,將風行的馬韁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