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拉麵(2 / 2)

三穿陳阿嬌 條紋花瓶 7002 字 2024-04-04

“參見陛下……”

阿嬌微微福身,不意外看到少年天子眸色轉深。

要知道,阿嬌以前是從不給皇帝行禮的,她若有一分對皇權尊卑的敬畏,兩個人也不會動輒發展為全武行。這倒並非因為她自詡身份尊貴,而是覺得夫妻之間,不必如此生份。可惜在阿嬌看來是表達親密無間的行徑,偏偏刺痛唯我獨尊的天子。

“皇後不必多禮。”

阿嬌猜測劉徹一定以為自己有什麼陰謀詭計,沒關係。一心撲在政事上的少年天子,又能有多少心思分給皇後呢?日子一久,自然習慣她的變化。

兩個各自落座。

此時還沒有高足家具,但宮廷裡講究享受,矮足的床,供一人躺著休息的榻,獨坐的枰都有了。說是坐下,姿勢更類似於如今所謂的跪。

不過“坐”太久腿肯定會麻,便出現“憑幾”。

阿嬌用的這一個為漆木質地,上麵是微微下凹的幾麵,兩側裝足。她將膝納於幾下,身體前傾,雙手伏在上麵。

劉徹問:“皇後的身子如何了?”

阿嬌:“時常還會有暈眩感,恐怕要再修養一陣。好在太醫醫術高明,傷口已然結痂,沒大礙了。”

劉徹自然要賞太醫,賞完之後,兩人麵麵相覷。

阿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她猜劉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兩個人早已習慣針尖對麥芒,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

這個時候,午膳送來了。

阿嬌忙讓膳房的人進來。

兩個年紀不大的內侍脫鞋進外堂,抬來食案。後麵跟著六個侍膳宮女,專捧一應器皿、食物,伺候貴人用膳。

一碗散發著迷人香氣的拉麵率先放在阿嬌的麵前。

劉徹問:“這是何物?怪雅致的。”

隻見下窄上寬的大碗中湯汁清澈,一團透著淡黃色的、粗細均勻的麵窩在其中,形如盛開的菊花。湯麵上浮著嫩嫩的韭葉,還鋪著切得極薄的肉片。

從紋理看應當是牛肉。

《禮記·王製》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朝廷有明令,“毋屠殺牛馬”。不過老死、病死的牛還是可以吃的,皇室貴族要想吃牛肉很容易采買。

這一碗麵味道怎麼樣不好說,色彩足夠豐富,能引起人的食欲。

劉徹還是少年人,長身體的時候。三餐按時吃的情況下,偶爾還要加餐,更何況他打早上起就沒正經吃過什麼東西,如今聞著香味,腹中一陣嗡鳴。

“這是拉麵,”阿嬌不欲多說:“陛下,您要嘗一嘗嗎?”

劉徹點頭。

阿嬌吩咐程安:“你去辦,烤的鹿肉丸子也準備一些。”

說罷,自顧自地拿起筷子挑起一口麵,占住嘴便什麼都不用說了。這麵筋道有勁,火候掌握得極佳。湯鮮,清澈,但味道濃鬱。不是阿嬌吃過的最好吃的拉麵,但鑒於中宮膳房的庖廚是第一回做出成品,在她心中已然及格。

阿嬌一碗麵還沒吃完,皇帝的膳食便送到了。

這幫人精明得很,阿嬌隻有一碗麵的飯量,廚下卻不可能隻備一個麵團子,萬一主子吃得好要再來一碗怎麼辦?臨時再和麵?遲遲無法滿足主子的要求是失職。

阿嬌朝劉徹的食案看了一眼,發現劉徹碗裡的麵分量和她的差不多,大概是膳房顧及她之前給的食方上的要求,怕給的麵太多堆在碗中不好看,鋪的牛肉也是薄薄一層,卻另給了一大盤切牛肉,還備得有醬料。

兩人麵前都有一碟子鹿肉丸子,用細長的竹簽串著。

阿嬌拿起一串足有三個滾圓的鹿肉丸串串,咬下去外皮焦脆,內裡柔軟溢汁。丸子在製作的時候就已經調過味,不需要蘸醬,鹹口微甜,突出肉本來的滋味。

劉徹沒動鹿肉丸,而是拿起筷子吃麵。

時下的麵食都叫餅,蒸製的叫做蒸餅,煮的叫做湯餅。湯餅筷子粗細,擀成薄片,煮熟食用。並不會像阿嬌提供的食方一樣,和麵時對水的溫度有講究,又要九九八十一遍揉。以至於細細的麵條濕滑潤口,有一種柔韌彈牙的絕妙口感。

很快,一碗麵下肚,劉徹額頭上冒出細細密密的汗水。

阿嬌看在眼裡,慶幸此時都是分案而食,一人麵前一桌,中間又相隔一段距離,她不必考慮要不要展現出溫柔的一麵,掏出帕子,給丈夫擦拭汗水。

青君端來水給她淨手,又端來藥。

阿嬌忍著藥的苦澀慢慢喝,好在沒讓她耗太久,劉徹已風卷殘雲般把食物通通吃完,丟下一句“皇後好好養病”,帶著人走了。

“娘娘……”

程安擔憂的看著阿嬌,心說陛下一來一去的也太敷衍了。要她說,還不如不來。

阿嬌一口乾掉剩下的半碗藥,“難得日頭好,扶我去外頭庭院裡坐會子。”

程安發現自家主子臉上沒有一點傷心的神色,有的隻是……輕鬆和……愉悅??

作者有話要說:《阿嬌》日更~劇情慢熱。

一、引用部分——《禮記·王製》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二、部分器皿、衣物、物件的描寫,參考《到長安區·漢朝簡牘故事集》、《漢代婦女生活情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