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你真的見過石炭?咱們這島上真的會有嗎?”他們一群人忙活了好幾天,四下都找遍了也沒看到楊大林說的能取暖的石炭,有人就忍不住喪氣道:“咱們曆來都是燒柴的,壓根沒人聽說過這石炭啊?”
楊大林忍不住苦笑:“島上有沒有我也不知,但以前我在外邊跑商的時候的確是見過的,咱們耐心些,現下除了在島上尋石炭,也沒甚法子了!”
石炭就是煤,剛開始楊大川沒想到這東西,但是楊大林提起後,他卻萬分肯定這島上會有,這島一看就是從海底下升起來的,他就不信他們運氣有那麼差,偌大的海島,連塊煤都沒有。
“彆喪氣了,這島上必定有石炭。”楊大川附和大林說的話:“北邊皇城是早就用上石炭了的,也就咱們以前住的地方偏沒聽說過而已,我聽聞這石炭最多的就是海裡,咱們這島一看就是從海裡長出來的,必定少不了。”
“嗨,就算有,咱們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找到呢,冰天雪地的,撅地都不動!”
“那也不能乾等著凍死餓死,一家老小都還等著咱們尋石炭回家呢!”
休憩過後,一行人又重新踏上尋石炭的路途。隨著對海島的深入,地麵上的障礙也越來越多,沒到小腿的雪層,被水衝刷的光滑圓潤的礁石,以及偶爾顯露出的厚重淤泥。要是能安全過得了這個冬天,光憑這淤泥,他們來年必定也不會餓死了,他們一路走一邊暢想著來年要在島上乾些什麼。
過日子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水稻糧食菜蔬必定是要種的,油茶果籽有人帶了不少,到時候也能多種些,沒幾年也能吃上了。島上沒樹,一些果樹的籽也得好好栽培,最好以後能把島上都栽滿樹,既能吃果,他們蓋房子也能用,要是島上以後能長出適合蓋房子的木材那就更好了。
身上的鹽雖然帶的不多,但是周圍都是海水,肯定也是不缺的。這麼一思量,好像他們在海島上的日子竟也不錯,當然前提是能尋著石炭過冬。
風雪越來越大,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風給刮跑了,家裡老小已經不敢再出門,各個瑟縮在屋裡躲暖。楊大川他們這次出來已經五天了,帶出來的糙米餅子也吃得差不多,一群人躲在石頭縫下,嚼著硬的能砸死人的麵餅子唉聲歎氣道:“咱們今兒可得回去了,要不然不等凍死就得被餓死了。”
“哎,你們都過來瞧瞧!”楊大川用腳刨了刨地麵,遲疑道:“大林,你瞅瞅這是不是石炭?”剛才他的餅子掉在地上,撿起來時發現像是沾了煤灰一樣,黑乎乎的,雖然覺得自己可能沒那麼幸運,但是用腳刨了刨,越看越覺得像。
“哪兒呢,給我瞧瞧!”一堆人蜂擁而上,楊大林也沒見過埋在地下的石炭,不好確定,“咱們把火點上,試試看不就成了!”
一群人刨了幾塊黑乎乎的石塊出來,墊在礁石麵上,用打火石點燃,隨著黑乎乎的石塊變得越來越紅亮,熱乎乎的氣息像是炭火一樣傳來,大夥兒忍不住喜極而泣,“成了成了,有了這石炭,咱們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楊大川也沒想到他們那麼幸運,隨意扒拉就找到了一個露天石炭礦,而且沒有經過任何處理,但是出的煙也不多,一塊拳頭大的石炭,放在灶裡能燒上兩個時辰,一家人存上幾擔,一整個冬天便也夠了。
因為屋裡不大,楊大川家之前為了省柴火,隻砌了一個炕跟一個灶台,共用一個煙道通到外邊,如今燒上石炭,也不怕產生的煙氣熏死人,屋裡的爐子一天到晚冒著熱氣,隨時都能喝上暖呼呼的薑糖水。
“磚瓦房我瞅著沒幾年估摸是蓋不成了,家裡太小,明年還得在邊上就著這兩塊礁石砌上兩間屋子。”楊大川挪挪身子,一家人都擠在不足三十平的石頭屋裡,實在是有些擠得慌,而且兩孩子也慢慢大了,再跟他們一起睡也不方便,楊大川跟芋哥兒合計:“阿嬤得有一間,壯壯跟安安得有一間,咱們這灶頭是不是也得移出去?”
“左右兩側蓋上都不夠你們使,咱們把這屋子好好間隔就差不離了!”沈阿嬤是過慣苦日子的,如今屋子小了些也不會覺得難受。
“左右兩側不夠,不是還有前麵嗎,全都蓋上。”芋哥兒一拍大腿,興奮道:“怎麼都忘了咱們帶來的車架了,拆了它們不是還有些木料嗎,全部用上剛好能蓋上一間磚瓦房。”
聽芋哥兒這麼一說,楊大川心裡又有了彆的想法,看現在這白膠泥使得不比現代的水泥差,也不知道和上小石子能不能直接澆築成石板,到時候直接蓋上當屋頂。 新電腦版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網,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